自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制出世界第一個晶體管以來,半導體工業已經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這期間半導體材料經歷了三代標志性的發展階段。
(1)第一代半導體:以Si,Ge半導體材料為代表的窄帶隙半導體;
(2)第二代半導體:以GaAs,InP半導體材料為代表的二元化合物半導體;
(3)第三代半導體:以碳化硅(SiC),氮化鎵(GaN),氧化鋅(ZnO),金剛石和氮化鋁(AlN)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具有禁帶寬度寬,擊穿電場高,熱導率高,電子飽和速率高以及抗輻射能力高等優點。
圖1 半導體
從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和器件研究發展現狀來看,較為成熟的是SiC和GaN半導體材料,其中SiC技術最為成熟,而ZnO、金剛石和AlN等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的研究尚屬起步階段。但與GaN和SiC相比,AlN具有多種優異性能:
(1)禁帶寬度6.2eV,并具有直接帶隙,是重要的藍光和紫外發光材料;
(2)熱導率高,熔點高,電阻率高,擊穿場強大,介電系數小,是優異的高溫、高頻和大功率器件用電子材料;
(3)沿c軸取向的AlN具有非常好的壓電性和聲表面波高速傳播性能,是優異的聲表面波器件用壓電材料。
鑒于上述AlN材料優異的物理性質,AlN晶體是GaN、AlGaN以及AlN外延材料的理想襯底。與藍寶石或SiC襯底相比,AlN與GaN熱匹配和化學兼容性更高、襯底與外延層之間的應力更小,因此AlN晶體作為GaN外延襯底時可大幅度降低器件中的缺陷密度,提高器件的性能,在制備高溫、高頻、高功率電子器件方面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尤其在藍光-紫外固態激光二極管、激光器、GaN基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HEMT)器件和日盲型AlGaN紫外探測器件的襯底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圖2 氮化鋁晶片
1. 氮化鋁晶體的性質
1.1 氮化鋁晶體的化學性質
在標準大氣壓下,AlN晶體在1700℃左右開始緩慢分解成Al蒸氣和氮氣,當溫度達到2200℃時AlN迅速分解成Al蒸氣和氮氣,在不同溫度下AlN分解后的分壓如圖3所示。常壓下AlN晶體很難以液相形式存在,在AlN達到熔點之前AlN已經開始分解,這是AlN晶體不能通過熔融法生長的原因,但有研究表明,100大氣壓下AlN液相可在2800℃出現。AlN粉末在空氣中很不穩定,容易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氨氣和氧化鋁。AlN具有很強的抗酸堿能力,酸性環境中AlN可以穩定存在,在堿性環境中AlN少量被腐蝕。300℃時,AlN晶體在KOH和NaOH的1:1熔液中腐蝕3-5min,晶體表面可以觀察到六方腐蝕坑等缺陷,但除此之外,未見大量腐蝕的跡象,實驗上通過此方法區分AlN的極性面。
圖3 AlN-N2系統Al、N的分壓與溫度倒數的關系
1.2 氮化鋁晶體的物理性質
AlN晶體有著優異的物理性質,如AlN晶體的寬帶隙、高硬度、高熱導率和較大的介電常數等,這些性質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表1為AlN晶體的物理性質。
表1 AlN晶體的物理性質
2. 氮化鋁晶體的生長
1956年,Kohn等第一次生長出AlN單晶,直徑0.03mm,長度0.3mm;1976年,Slack和McNelly利用升華凝結法(sublimation recondensation)成功生長出AlN晶錠;目前,實驗室中已經生長出直徑大于2英寸的AlN晶錠,但仍有許多需要解決。
AlN晶體在生長過程中的難點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1)AlN晶體具有極高的熔點溫度(~3500K)和較大的分解壓,正常壓力條件下,AlN在熔化前即會發生分解,因此無法從熔體中生長AlN晶體;
(2)AlN在高溫下分解出的鋁蒸汽很活潑,易腐蝕坩堝,需要選擇耐高溫、耐腐蝕的坩堝材料。
目前已采用了多種方法制備AlN晶體,如:鋁金屬直接氮化法、溶液法生長氮化鋁晶體、氫化物氣相外延法和物理氣相傳輸法。
2.1 鋁金屬直接氮化法
Al金屬直接氮化法的基本反應為高溫下金屬Al粉末與氮氣直接反應生成AlN晶體。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Al(s)+N2→2AlN(s)
但此方法制備AlN晶體過程中,Al金屬粉末與N2反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導致反應急劇加速、晶體生長過程難以控制,獲得的產物只是AlN晶體粉末。后來Schlessre等通過在N2氣氛中氣化金屬Al的方法,成功制得面積50mm2的AlN單晶薄片,反應溫度2100℃,反應時間2hrs。
2.2 高氮氣壓溶液生長法
AlN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和熔點(3800℃),并且在1700℃時AlN粉末開始升華,因此通過傳統的熔融法生長AlN晶體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壓力大于500MPa時,Al與N2的高溫燃燒反應速率減慢,這是因為N2在高壓條件下具有較高的熱導率和較大的熱容,導致燃燒反應過程中的熱量損失增加;當壓力大于650MPa時,燃燒反應被完全終止;此外,高壓條件下N2的密度較大,有利于減少Al的蒸發和擴散;基于上述機理,Bockowski等利用高氮氣壓溶液生長法成功制得白色針狀AlN單晶,直徑1mm,長度10mm。
制備過程為:將N原子溶解到液態Al中,溫度1800-2000K,N2壓力2GPa;當溶液具有較高的過飽和度時,將得到纖鋅礦結構的AlN單晶,但是過高的過飽和度將導致過高的生長速度,易得到中空針狀結構的AlN單晶。
2.3 氫化物氣相外延法
氫化物氣相外延法(HVPE)的裝置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為反應器和爐體、輸氣管道和石英舟、氣體配置控制系統、尾氣處理系統。
反應器內的具體過程為:將NH3和HCl在載氣(H2、N2、H2/N2)的攜帶下通過石英管進入反應室,Al粉末置于石英舟中,HCl通過石英舟在低溫區與Al反應生成氣態的AlCl,然后在高溫區襯底表面使AlCl與NH3混合發生反應生成AlN。
HVPE在雙溫區的反應爐中外延AlN晶體,反應管置于雙溫區反應爐中,HVPE生長AlN過程主要發生以下兩個反應:
2HCl(g)+Al(l)=AlCl(g)+H2(g)
A1Cl(g)+NH3(g)=AlN(s)+HCl(g)+H2(g)
HVPE法生長AlN晶體與分子束外延法和金屬有機物氣相外延法相比較,具有晶體生長速率快、外延層較厚的優點。
2.4 物理氣相傳輸法
目前,物理氣相傳輸法(PVT)被認為是AlN晶體生長的最有效方法之一。PVT法生長的晶體具有純度高、缺陷密度低等優點。
在PVT法生長氮化鋁晶體的過程中,必須考慮以下幾個步驟:
(1)AlN原料的升華;
(2)原料氣相成分的質量傳輸;
(3)氣相成分在生長表面的吸附;
(5)脫附過程。
用PVT法生長氮化鋁晶體時,氮化鋁原料首先在高溫區升華為Al(g)和N2(g),有研究發現氣相中還存在極少量的AlxN(x=2、3、4)氣相,一般忽略不考慮;接著Al(g)和N2(g)向籽晶所在的低溫區進行氣相傳輸和擴散;當籽晶處氮化鋁蒸氣達到過飽和狀態時,氣相物質開始在籽晶上進行吸附;然后形成AlN晶核;最后,隨著氮化鋁蒸氣的不斷傳輸晶核逐漸長大,最終生長出AlN晶體。此外,在AlN晶體生長的同時,晶體還存在著高溫分解的現象。
反應溫度:AlN的升華溫度約是1800℃,但是為了獲得較大的生長速率(>200mm/h)和高質量的AlN單晶,反應溫度必須高于2100℃,但要低于2500℃,因為此時Al的蒸氣壓達到1atm。
圖4 PVT法生長AlN晶體加熱系統結構示意圖
3. 氮化鋁晶體的應用
AlN是III族氮化物(AlN、GaN、InN)半導體材料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寬帶隙(6.2eV)、高激子結合能(80meV)、高熔點(3800K)、高臨界擊穿場強(1.2-1.4mV·cm-1)、高硬度(維氏硬度1200kg·cm-2)、高熱導率(3.4W·cm-1·K-1)、高溫熱穩定性和耐化學腐蝕等優異特性。正是鑒于這些優異特性:
(1)氮化物半導體AlN、GaN、InN及其固溶體,如:AlGaN、GaInN等在電學、光學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三者形成的固溶體可以實現200-800nm任意波長的發光。
(2)以AlN為襯底的深紫外器件在生物分子感應方面也具有重要應用,可以用于微型高效的生物病毒探測器和消毒器。在255-280nm波段,AlN高頻器件可用于光刻;從紫外-400nm波段,AlN基器件可用于藍光-紫外固態激光二極管以及激光器等,也可應用于高密度存儲和衛星通訊系統等。
(3)由于具有優異的熱導性和電絕緣性,AlN在電子領域可以作為散熱片,如:其熱導率比Si大1.7W·cm-1·K-1,可以代替芯片中傳統有毒性的BeO散熱材料。
(4)AlN具有很高的表面聲速,尤其是(0001)面的表面聲速可達5600-6000m/s,同時具有低的渡越損耗、大的機電耦合系數和高溫穩定性,是表面聲波器件的理想材料。
(5)AlN具有很高的非線性磁化系數,能夠應用于二次諧波發射器。
圖5 AlN的性質與相應用途
參考文獻
[1] 金雷. 物理氣相傳輸法生長氮化鋁晶體的機制研究[D].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15.
[2] Michael E.Levinshtein, Sergey L.Rumyantsev, Michael S.Shur編. 先進半導體材料性能與數據手冊[M].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3.
[3] 齊海濤, 洪穎, 王香泉,等. 物理氣相傳輸法制備大面積AlN單晶[J]. 硅酸鹽學報, 2013, 41(6):803-807.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L-things 整理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0113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