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張立同教授團隊的,“碳陶飛機剎車功能復合材料的研制與應用”,在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上世紀70年代和本世紀初,粉末冶金和碳/碳作為第一代和第二代剎車盤材料先后在我國軍機上應用。碳/碳剎車盤從根本上克服了粉末冶金盤密度高、磨損率大和熔點低導致高溫變形和粘盤等缺點。而碳/碳盤的靜摩擦系數低、濕態衰減大和生產周期長等缺點日益凸現。
先進軍機要求機輪剎車系統自適應性強、壓力調節范圍寬。同時對剎車材料提出更苛刻要求,即環境適應性更強、磨損率更小、重量更輕、成本更低。
2001年,張立同團隊率先提出碳陶剎車材料制備技術新途徑。2004年與西安航空制動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產學研合作,在碳/碳剎車盤制備工藝基礎上,成功發展了可調可控反應熔體浸滲法制備碳陶飛機剎車盤,彌補了我國剎車系統適應性差的短板,并實現在軍機上的創新應用。在2008年,張立同團隊研制的碳陶剎車盤裝備某型殲擊機首飛成功,使我國成為國際上首個將碳陶剎車盤成功用于飛機機輪剎車的國家。
張立同說,碳陶剎車盤除了應用于飛機外,還可在高檔轎車、重型汽車、坦克、重型機械和高速列車等領域轉化,可形成年數十億元產值的產業規模,可有力推動我國交通運輸等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參考來源:西工大新聞網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4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