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了粉體圈,您就合作了整個粉體工業!
近日,東京理科大學發表與物質材料研究機構、岡山大學共同開發了一項適用于超高容量鈉離子電池之碳負極材料。據悉,他們所研發的是一種新型“硬碳”(非石墨化活性碳NongraphitizingCarbon)材料,它具有資源量豐富、...
1月12日,光學學會(OSA)期刊《光學通信》(OpticsLetters)上發表了法國菲涅爾研究所和馬賽中央經濟學院(TheFresnelInstituteandEcoleCentraleMarseille)的研究小組的研究成果,他們開發了一種利用二氧化硅納米...
1月11日,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最新發展的電子顯微鏡技術,首次測量了單個晶體缺陷處聲子的光譜——晶格中的量子力學振動,他們發現了缺陷附近聲子的傳播。這項成果于今年早些時候發表在Nature期...
一般應用做為耐熱合金加工用切削工具的陶瓷復合材料大多采用針狀碳化硅晶須與氧化鋁的復合體,但碳化硅須晶為高價物質,且針狀粒子有危害人體健康的疑慮,因此使用上有一定的風險。近期,名古屋大學發表與日本特殊陶...
硅化鎂(Mg2Si)是一項由資源豐富之元素所構成的熱電轉換材料,輕量且最適溫度在300℃左右,具有適用產業廢熱的性能,但轉換效率較差是待解決的課題。日本東北大學于日前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與山形大學、北海道大學...
在金屬增材制造市場上,目前的主導技術路線是粉末床熔合(PBF),具體還細分為電子束粉末床熔合技術(PBF-EB)和激光粉末床熔合技術(PBF-LB)。無論哪種路線在批量商業化的征途中都面臨一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金屬...
近日在“Nano-Structures&Nano-Objects”(納米結構和物體)期刊上發表的一項將煤粉轉化為納米石墨材料的研究成果引發業界熱議。該研究成果由懷俄明州大學所領導的,包括中國研究人員在內的國際成員研究小組所獲得...
微電子、光子學和量子信息等前沿技術正在努力開發金剛石作為下一代功能器件候選材料。半導體材料通常通過摻雜和彈性應變兩種方式調整其特性,金剛石致密的晶體結構導致難以摻雜,極高硬度又使晶格應變被認為“不可能”...
12月14日,應用物理快報(AppliedPhysicsLetters)發表了一篇來自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LivermoreNationalLaboratory,LLNL)的科研成果,科學家將金剛石作為超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成功開發出可服務于電...
由于大量的工業生產,每天都會有大量的余熱產生。這些余熱實際是一種極具潛力的可再生能源,雖然有好幾種材料可以利用廢熱生產能源,但它們都受效率低及穩定性差等因素影響無法投入實用,從歷史上看,利用熱能生產能...
萬里行|科碩特陶:超長徑比陶瓷管材特色解決方案是如何煉成的
萬里行 | 寧夏星辰:用“三高三低”碳化硅粉體贏得市場
站點地圖 關于我們 欄目導航 友情鏈接 法律聲明 廣告服務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所有頁面內容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復制。客服QQ:2836457463 粉體技術討論群:178334603
粉體圈專注為粉碎設備、粉體設備等廠家提供粉體技術、粉體會議等信息及粉體相關產品展示和交流平臺。
Copyright ??2014-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40703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