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商業化進程加速,企業紛紛擴產,構建產業鏈生態。據多家外媒日前報道,美國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SiC)技術大廠Wolfspeed宣布,與德國汽車供應商巨頭采埃孚宣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其中包括建立一座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同推動碳化硅系統和器件技術在出行、工業和能源應用領域的進步。
此外,采埃孚將向Wolfspeed投資數億歐元,支持后者在德國恩斯多夫建造全球最先進、最大的200mm(8英寸)碳化硅器件廠。同時,聯合創新實驗室與Wolfspeed器件工廠都將計劃作為“歐洲共同利益重大項目(Important Project of Common European Interest,IPCEI)”中微電子和通訊技術框架的組成部分,爭取獲得歐洲政府援助批準。
此次Wolfspeed計劃在德國建造的碳化硅器件工廠備受矚目,Wolfspeed稱該晶圓廠將成為全球最大的200mm碳化硅晶圓廠,總投資額或達30億美元,占地35英畝,將采用創新性制造技生產下一代碳化硅晶圓,預計最快2023年上半年動工,計劃在2027年投產、2030年滿產。采埃孚將持有該工廠的少數股份,Wolfspeed則保持新工廠的所有運營及管理控制權。
Wolfspeed還稱,恩斯多夫廠將與已經落成的200mm莫霍克谷器件工廠以及正在建設中的John Palmour碳化硅制造中心一同成為公司65億美元產能擴張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能源車核心驅動,行業增產風潮正盛
碳化硅由硅和鉆石的組成元素碳結合而成。碳化硅技術適合用在功率芯片當中,也被歸屬為第三代半導體,利用碳化硅芯片有助于節約電池相關成本。特斯拉幾年前就采用了這樣的技術,因此整車系統的能量損失會減少,發動機效率提高,單次充電可行駛的里程得到提升。該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包括安森美、Wolfspeed、羅姆等。
特斯拉Model3逆變器搭載SiC MOSFET模塊
自2021年特斯拉宣布旗艦車型Model3搭載碳化硅功率器件后,碳化硅便搭上了新能源的快車道。當前,碳化硅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已在新能源汽車、工業與新能源等領域加速滲透應用,碳化硅功率器件更是成為半導體與新能源賽道的黃金交匯點。市場調查公司Yole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碳化硅功率半導體的各種用途中,63%用于汽車,2027年將擴大到79%。
據Yole預測,2027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62.97億美元,2021年到2027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面對如此之大的增量市場,海內外功率半導體廠商從中看到機會,紛紛進行產業化布局。另據行業研究機構集邦咨詢預估,2022年車用SiC功率元件市場規模將達到10.7億美元,至2027年將攀升至49.86億美元。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全球碳化硅市場牽起了擴產浪潮。
碳化硅需要人工制備,晶圓等很難實現穩定生產。因此,功率半導體不同于靠微細化左右性能的運算用邏輯半導體,加工技術是競爭力的源泉。由于產能供不應求,建廠擴產是目前行業主旋律。
除WolfSpeed外,日本功率半導體巨頭羅姆亦加速擴產,羅姆2022年12月在福岡縣南部的主力基地正式啟動了日本國內首座專門生產碳化硅半導體工廠,計劃用于電動車馬達控制、電池充放電、為周邊設備供電等用途。到2025財年(截至2026年3月),羅姆計劃把全球份額從目前的1成左右提高到3成,目標是份額位居第一。意法半導體總裁兼CEO Jean-Marc Chery也于近日在最新財報會議上表示,2023年計劃在資本支出上投資約40億美元,主要用于擴充12英寸晶圓廠、碳化硅產能。
安森美在CES展出的EliteSiC中,碳化硅功率模塊已被起亞汽車選中用于EV6 GT車型;東尼電子子公司東尼半導體與下游客戶T簽訂《采購合同》,2023-2025年,共需向該客戶交付90萬片6英寸碳化硅襯底。
粉體圈 整理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785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