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M、NCA三元材料因其高的比容量被認為是長續航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首選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因其長壽命和高安全性占據了動力電池的半壁江山,水性鋅離子電池具有材料無毒價廉、制備工藝簡單等優點,在大型儲能領域具有很高應用價值和發展前景。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嚴重受制于其原材料的性能,原材料的制備方法對材料的微觀結構和電化學性能有著較大的影響,采用濕化學法制備粉體材料具有化學組分均勻、尺寸可達納米級、形貌可控、摻雜容易等多種優勢,成為了工業生產上廣泛采用的方法。
三元材料微觀結構
此外,鋰離子電池中用作材料包覆等改性方法的添加劑的納米SiO2、ZrO2、Al2O3等也大多是采用濕化學法制備。
濕化學法通常包括沉淀法、水熱法、溶膠-凝膠法、微乳液法、噴霧熱分解法等,通過液相之間復雜的化學反應來制備,能夠生產綜合性能更佳的材料,但相對而言過程管控的難度更高。
工業生產中產品的穩定性和可控性是企業生存的核心要素,如何縮短流程、穩定工藝、高效的制備出性能穩定可控的材料一直是科學界和工業界追求的方向,也是規模化工業生產的“卡脖子”難題。
萬軍喜研究員長期開展“材料、方法、工藝、設備”四位一體的研究,基于“工藝保障材料性能,設備保障工藝參數”和設備“適用是基礎,用好是關鍵”的理念,系統開展了過程強化連續反應制備納米粉體材料的方法、工藝和設備研究,并進行了鋰離子電池材料、鋅離子電池材料、納米ZrO2、納米SiO2、納米Mg(OH)2等多種粉體材料的實驗室研究、小試中試放大直至規模化工業生產的探索,通過研究結合實踐提出了一種優化的過程強化管式連續反應規模化生產電池正極材料的解決方案。
該方案具備節能減排、綠色化工,工藝可控性強、易于放大生產,適用于多種配比的三元材料的制備,工藝流程簡化、效率提升等優勢,對于當下三元材料生產的改進提升有很大的價值。
如果您對該方案的詳細內容感興趣,請一定不要錯過即將于11月23~25日,在深圳開展的“2021年全國新能源粉體材料暨增效輔材創新發展論壇”,屆時將由來自玉林師范學院的萬軍喜博士為大家詳細講解這種過程強化管式連續反應在鋰電池正極材料規模化生產中的應用,機會難得,歡迎參加!
報告人簡介
玉林師范學院 萬軍喜博士
萬軍喜,男,玉林師范學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納米材料、能源材料、化工過程強化技術,在濕法過程強化連續微反應制備納米材料新工藝和新裝備產業化應用方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成功實現了年產千頓級磷酸鐵、氫氧化鎂、氧化鋯等納米粉體的產業化轉化。主持承擔完成各類科研項目30余項,申請中國專利40余件,參與編寫專著2部,發表科研論文20余篇(SCI和EI收錄13篇)。
粉體圈會務組
版權聲明:
本文為粉體圈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也不得歪曲、篡改或復制本文內容,否則本公司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039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