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新冠,相信大家對保持環境衛生整潔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在過去,最傳統的殺菌方式就是曬太陽,這是因為太陽光中的UVC(又稱為短波紫外線、深紫外線,波長范圍200 – 280 nm)具有殺菌消毒作用。但因為UVC的波長較短,往往在大氣中就已經被臭氧層吸收、散射掉了,無法到達地面,所以如何人為制造UVC就變得尤為重要。
目前殺菌消毒市場上,應用較為廣泛的紫外光源有兩種:傳統汞燈和深紫外LED(UVC-LED)。汞燈,也就是水銀燈,是之前紫外線消毒、固化與曝光的主流產品。但由于《汞公約》的實施以及汞燈自身在性能上存在的不足,如壽命短、含有劇毒元素等,深紫外LED正加速取代汞燈成為未來紫外光源市場的主流。相對于傳統汞燈而言,深紫外LED主要具有如下技術優勢:
①不含劇毒元素汞,使用時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②波長相對單一,無雜峰,殺菌針對性強;
③光譜范圍較窄,光利用率高,在同等條件下耗電量較??;
④體積小,可以應用在傳統汞激發紫外燈管無法使用的狹小空間,極大程度地節省了空間。
深紫外LED的應用
目前,深紫外LED在殺菌消毒、生化檢測、醫療健康、隱秘通訊等領域已經表現出了重要應用價值。特別是在殺菌消毒領域,深紫外LED主要利用高能量紫外線照射微生物并破壞核酸結構,從而達到微生物滅活的目的。尤其是近期,深紫外LED消毒更被認為是一種有效消滅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已被廣泛用于公共場所、交通工具、個人防護等領域。
深紫外LED消毒應用:(a)公共電梯;(b)飛機機艙;(c)個人防護
深紫外LED的散熱難題
不過,深紫外LED雖然具有很多優勢且能被市場所認可和采納,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影響其廣泛使用,如封裝材料老化情況嚴重、電光轉化效率極低、發熱嚴重、價格昂貴等。下面主要來講講散熱的問題。
首先要知道,深紫外的散熱問題與光提取效率離不開關系——由于界面折射率突變等問題,導致大部分深紫外LED出光無法從芯片中逃逸出來,一部分光被困在封裝腔體內。另外,由于深紫外LED芯片側壁出光量較高,傳統封裝結構無法將深紫外LED側壁光傳導出來,導致出光量降低。
深紫外LED封裝器件
隨后,由于深紫外LED光電轉化效率低,大約只有1-3%被轉換成光,而剩余的97%左右則基本被轉換成熱量,因此深紫外LED芯片結溫較高,容易導致芯片性能降低,甚至失效。而且深紫外LED體積小的特點還會導致大部分熱量還無法從表面進行散熱,進一步加劇對芯片的傷害。
現階段LED有效散熱的唯一途徑就是LED背板,而為了避免熱應力對芯片造成的損傷,目前市面上UVC-LED基本以倒裝芯片搭配高導熱氮化鋁陶瓷基板的方案為主。氮化鋁基板具有很多優勢,首先氮化鋁陶瓷基板的導熱率很高,比氧化鋁基板差不多高10倍;其次,氮化鋁陶瓷基板還有非常優良的絕緣性,熱膨脹系數與芯片材料相匹配,能滿足深紫外LED高散熱的需求。而且陶瓷材料具有優秀的抗紫外性能,抗老化表現優秀,能有進一步延長深紫外LED的使用周期。
總而言之,深紫外LED優勢多多,作為一種新型紫外光源具有廣泛的市場應用價值。為了使其得到更普及的應用,散熱問題絕對不容小視,因此氮化鋁陶瓷基板在這一領域上大有可為,值得關注。
資料來源:
深紫外LED封裝技術及其應用研究,柳星星。
粉體圈 NANA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