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看到質量優異的產品時,多少都曾思考過它是如何被制備出來的,尤其是恰好身處該行業的人。但這顯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畢竟從原料變成產品的過程中,有太多的變數——生產同一化工產品可以采用不同原料,經過不同生產路線而制得;而即使采用同一原料,也可采用不同生產路線,同一生產路線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工藝流程。
選擇生產路線也就是選擇生產方法,是決定設計質量的關鍵,必須認真對待。假如某產品有幾種不同的生產方法,應逐個進行分析研究,通過比較篩選出最好的方法,作為下一步工藝流程設計的依據;當確定了工藝或只有一種生產方法時,為了做出優勢,廠商往往還會有針對性地做出一定的調整。
右:長玉特陶張翰超博士
比如說Ti(C,N)基金屬陶瓷材料,它是在TiC基金屬陶瓷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切削工具材料,是近代材料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不僅資源豐富,而且價格也比較適宜,許多性能優于WC基金屬陶瓷。Ti(C,N)粉體的合成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碳熱還原法、自蔓延燃燒合成法、氫化鈦直接合成法、機械合金化法、等離子碳氮化法、金屬熱還原法等。其中,碳熱還原法是國內外廠商生產碳(氮)化物合成的常見方法,具有產物粒度均勻、純度較高、反應過程易通過參數控制等優點,并且原料的來源廣、適合工業化生產。但是由于傳統碳熱還原法需要較高的溫度(高于2000℃)提供反應動力,導致產物晶粒長大嚴重,無法直接生產晶粒尺寸低于800nm的超細粉體;并且傳統碳熱還原法通過與大氣連通的設備中持續通入氣體保護進行,導致反應不徹底,氮化不均勻等問題。
因此如何讓這種古老工藝歷久彌新,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吉林長玉特陶新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玉特陶”)所生產的包括Ti(C,N)粉體在內的非氧化物特種陶瓷粉體,其工藝就是一種針對超細粉體優化的碳熱還原法,經過獨特的原材料預處理和自行研制的專用設備,超細高純粉體得以在可控壓力和氣氛的真空中直接合成,具體的細節可點擊下方的訪談視頻進行了解。
經過改良的工藝顯然非同一般。據悉,由長玉特陶生產的超細陶瓷粉體相比于傳統工藝生產的陶瓷粉體,具有粒度分布窄、流動性好、雜質含量少、燒結活性高的特點。所以無論如何,只有發展自身技術才是硬道理,不經過“思考”的工藝也絕對不會成為一種好工藝。
粉體圈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2299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