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玻璃產品變得隨處可見,在建筑行業中它更是成為了繼水泥和鋼材之后的第三大建筑材料。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長石、純堿、硼酸等,在可耐高溫的坩堝中經過復雜的物理和化學反應后,便可形成均勻的無氣泡玻璃液。
因此為了讓玻璃順利完成制作,需要特別留意坩堝的選擇,以免玻璃熔體受到坩堝變形、開裂或污染等帶來的影響。同時,坩堝也是玻璃制備成本中的重要一部分,如果坩堝在制作過程中失效,可能會導致整個工序停轉,代價十分昂貴。
因此為了生產的穩定性及降低成本,坩堝最好選擇具有較長使用壽命的類型,而這一般需要結合原材料的諸多性能特征進行評價,如抗熱震性、最高工作溫度、抗壓強度、與玻璃是否發生反應、膨脹系數等。以下是在玻璃行業中常用的一些坩堝材料:
石英陶瓷
石英陶瓷坩堝,全稱為高純熔融石英陶瓷坩堝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可在高溫下工作并保持化學成份穩定和結構完整性。由于具有結構精細、熱導率低、熱膨脹系數小、熱震穩定性好、電性能好、耐化學侵蝕性好(除氫氟酸及300℃以上的濃磷酸外,幾乎所有酸和金屬熔體都對它沒有作用)等特點,因此石英坩堝成為了許多玻璃家族的理想選擇,如硼硅酸鹽、硅酸鹽和鈉石灰。其最高運行溫度為1500 ℃,比它的替代材料——氧化鋁低一些。
氧化鋁陶瓷
氧化鋁(Al2O3)屬于石英的替代材料,具有很好的高溫穩定性,人們通常會把氧化鋁含量超過95%以上的坩堝稱為剛玉坩堝。由于具有較高的熱導率,因此它能更快地從爐子中傳遞熱量,此外氧化鋁還具備較高的抗熱震性及較低的熱膨脹系數,純度足夠高的話,其最高工作溫度可達1700℃。
氧化鋁坩堝另一個優勢在于它能夠抵抗化學侵蝕(但不適于用Na2O2、NaOH等強堿性物質和酸性物質作熔劑熔融樣品),避免坩堝被降解或玻璃熔體受到污染。在重金屬氧化物(HMO)玻璃熔制中,其電阻率甚至高于鉑。
AZS(氧化鋁-氧化鋯-氧化硅)
AZS (alumina-zirconia-silica)是工業玻璃生產中最常用的耐火材料之一,它可以耐受高溫并具有很強的抗腐蝕性。由于組成AZS的氧化物價格都比較低廉,因此成本不高,隨后的混合物可被澆鑄成各式各樣的坩堝形狀。
AZS坩堝主要的局限性在于,當玻璃熔體接觸到其內壁時,會產生諸如節點和氣泡之類的缺陷從而導致結構破損。這對于工業玻璃的生產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隱患。據預測高達10%的玻璃會在連續操作的熔爐中被淘汰,因此超低滲出AZS的研發已被擺上日程。
鉑
鉑是貴金屬之一,而且極為惰性,因此鉑坩堝是避免樣品污染的最佳選擇之一。但鉑的稀有性和開采的困難度意味著它的造價極為高昂,因此一般與銠以90:10或80:20的比例合金化,在不影響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合金化后的鉑坩堝的工作溫度可提高到約1600℃,比純鉑的溫度高300℃。由于鉑的可鍛性較強,因此很容易被制成各種尺寸和形狀的坩堝。雖然鉑坩堝能夠抵抗大多數類型的腐蝕,但重金屬氧化物玻璃會對鉑坩堝造成損害,從而導致端部材料的特性退化。
玻璃碳
交聯聚合物的熱分解產生了一種稱為玻璃碳的陶瓷材料。由于其高光澤和黑色,它也被稱為“玻璃碳”。它非常易碎,有點類似玻璃,但由于能夠抵抗熱沖擊,同時具有高達2500℃的工作溫度,因此玻璃碳十分適合作為坩堝材料。同時由于成本中含有碳,因此熱導率也比較高。
玻璃碳不容易受氣體的影響,而且孔隙率低得令人難以置信,同時還具備很強的抵抗化學侵蝕的能力(如鉻,硫酸,硝酸,氫氟酸和鹽酸等)。與其他陶瓷坩堝(如氧化鋁)相比,雖然玻璃碳的成本更高,但由于極高的穩定性,因此使用壽命更長。
耐火粘土
粘土是應用歷史最久的坩堝原料,有多種類型,在歷史上一直被用于制作玻璃熔爐。現代耐火粘土可通過氧化物和其他添加劑改變其組成,以適應不同的用途,如 MgO、 CaO、 K2O 和Na2O等,它們都可以顯著提高粘土坩堝的最高操作溫度。
但耐火粘土若含有較高的二氧化硅(SiO2),可能會降低其抗熱震性。當耐火粘土坩堝的孔隙率較高時,這些氣孔會導致坩堝被玻璃熔體滲透,增加了被污染的風險,甚至造成坩堝本身的破損。
資料來源:Mo-Sci 公司
粉體圈 小榆編譯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4407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