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離技術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徑分子的混合物在通過半透膜時,實現選擇性分離的技術,由于具有過程簡單、無化學變化和相變、無需加熱及對環境友好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水處理、染料、食品、醫藥和化工中的各種分離、精制和濃縮過程。
其中,膜材料是膜分離技術的核心部分,按照孔徑大小,又可分為微濾膜(MF)、超濾膜(UF)、納濾膜(NF)和反滲透膜(RO)等。納濾是一種介于超濾和反滲透之間的壓力驅動的膜分離過程,其核心原件——納濾膜材料由于具有納米尺寸的微孔(孔徑: 1~2 nm)且表面荷電,使得納濾膜不僅可以截留分子量在200~1000 Da的有機小分子,而且對離子具有一定的截留效應。
納濾膜按材料主要分為有機納濾膜和無機納濾膜兩種。由于受材料自身的限制,有機納濾膜耐pH范圍窄、耐溶劑性差、不耐高溫和氧化性環境,更適合于溫和體系的分離過程;而陶瓷納濾膜具備更優異的熱穩定性,在尺度物質的分離、凈化與濃縮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尤其適合用在有機膜不能適應的地方。然而,由于陶瓷納濾膜的制備過程復雜、難度大,且由于涉及技術保密,此前國際上只有德國Inopor和法國TAMI公司能夠提供商業化產品。
管式陶瓷膜結構及工作示意圖
但如今,我國在陶瓷納濾膜領域也已小有成就。漆虹博士領銜的研究團隊經過在陶瓷膜領域近二十年的積累和十年的攻關,以及國家科技部“863”重大研究計劃的支持下,率先在國內自主研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陶瓷納濾膜系列產品。
與TAMI、Inopor等公司的陶瓷納濾膜產品相比,漆虹博士團隊開發的陶瓷納濾膜具有孔徑分布窄、成本低、運行過程不易污染(有機膜需要頻繁清洗)等優點,在高溫、強酸強堿、有機溶劑,特別是強氧化性環境等苛刻體系中分離性能穩定,得到應用廠家的高度肯定。另外,漆虹博士團隊研究的陶瓷納濾膜已經在發酵液深度除雜、植物提取、化纖堿液回用和特種廢水處理等領域形成了示范工程。
管式陶瓷膜濾芯
對于陶瓷納濾膜這樣的新型產品,想必不少人都抱有濃厚的興趣。而在6月18日,粉體圈主辦的“2019年‘中國工業陶瓷之都’創新發展論壇”上,漆虹博士團隊成員朱瓌之先生將代替他分享題目為“陶瓷納濾膜技術及其在流體精密分離領域的應用”的報告,若您想更深入地了解陶瓷納濾膜技術與其應用,請務必不要錯過這次難得的機會!
朱瓌之向來賓介紹陶瓷膜技術
關于漆虹博士:男,工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8年創立南京翃翌陶瓷納濾膜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將陶瓷納濾膜技術產業化,年生產能力5萬余根。
主要業績:
成功開發出滲透性能好、機械強度高和耐腐蝕性能優異的三種多孔陶瓷支撐體材料,并實現了產業化。
建成50000 m2/年多通道高純氧化鋁多孔支撐體生產線和10000 m2/年低溫燒結多孔支撐體生產線,支撐了江蘇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
建成10000 m2/年NaA分子篩膜莫來石支撐體生產線,支撐了江蘇九天高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
承擔國家科技部“863”重大研究計劃——高性能陶瓷納濾膜制備技術及膜反應器(課題編號:2012AA03A606;起止年限:2012年至2014年)項目中陶瓷納濾膜的規模化制備關鍵技術研究。經過三年的刻苦攻關,形成多個品種、多種規格、不同孔徑陶瓷納濾膜的規模化制備技術,并建成5000 m2/年陶瓷納濾膜生產線。
先后主持科技部“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項目9項;申請專利21項,11項獲授權;發表研究論文56篇,其中SCI收錄22篇,EI收錄40篇;參與編寫論著1本;作為主要完成人有9項科研成果通過了省部級鑒定;先后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技術發明一等獎和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獎勵12項。
粉體圈 整理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818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