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國教育和研究聯合部門(BMBF)正式啟動了“汽車增材制造工業數字化”項目,該項目由包括寶馬、吉凱恩、弗朗霍夫激光技術研究所等企業和機構共同參與推動,旨在通過引領增材制造在汽車工業中的應用來增強德國制造業強國的地位。
該項目命名為IDAM(Industrialization and Digitization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目標是降低成本和減少工時,比如模具制造環節,更好滿足定制產品的需求。
寶馬生產的金屬3D打印器件(圖片來源:BMW)
兩條幾乎完全自動化的增材生產線正在進行安裝調試,一個在慕尼黑的寶馬增材制造中心,一個在波恩的吉凱恩粉末冶金工廠,它們涵蓋了從數字化到制造再到后處理的整個生產流程。不僅將人工部分從目前的35%降低到5%以下,還使零部件生產成本減半。
GKN和保時捷聯合開發的變速器外殼(圖片來源:GKN)
按弗朗霍夫激光技術研究所的解釋,“由大型制造企業集成該模塊,便于增材生產的大規模應用”,“此外,還方便以此制定行業標準,通過跨學科合作實現的IDAM項目能夠全面檢驗金屬3D打印在汽車工業中的應用,并在實際生產中持續完善”。
YUXI 編譯
來源:3D Printer Company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2521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