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和“桌面金屬”(Desktop Metals)公司合作開發了一種能夠讓3D打印金屬物體更容易的方法,其革命性在于,他們所使用的原材料并非金屬或合金粉體,而是由金屬玻璃體(metallic glass)制成的金屬絲。這項成果發表在《材料科學》(Materials Science)期刊上。
金屬玻璃打印示意圖及打印部件樣品
現有的金屬3D印刷工藝,使用激光將精細金屬粉末融合在一起,不僅有其局限性,并且成本昂貴,技術復雜。相比之下,新方法使用的這種塊狀的金屬玻璃體(bulk metallic glasses,BMGs)與傳統金屬不同,類似熱塑性塑料,它能夠在加熱時持續軟化。
這種金屬玻璃具有高強度和拉伸極限、高斷裂韌性以及耐腐蝕性,研究小組重點研究了由鋯、鈦、銅、鎳和鈹制備的,比較容易獲得的BMGs,合金配方為:Zr44、Ti11、Cu10、Ni10、Be25。
研究小組使用直徑為1毫米(mm)和長度為700毫米的非晶棒。在460°C和10-1000牛頓推力條件下,使軟化纖維通過0.5mm直徑的噴嘴。然后將纖維擠出到400°C不銹鋼網中,一天之內都不會發生再結晶為準,再通過自動控制擠壓成型,制備想要創建的物體。
粉體圈 YUXI
來源:3D Printing Technology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2910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