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隨著新技術革命的發展,要求不斷提高切削加工生產率和降低生產成本,特別是數控機床的發展,要求開發比硬質合金刀具切速更高、更耐磨的新型刀具。目前各種高強度、高硬度、耐腐蝕、耐磨和耐高溫的難以切削的新材料日益增多。據文獻估計,這類材料已占國際上加工總數的50%以上,硬質合金刀具對其中不少新材料的加工難以勝任。另一方面,現在國際上硬質合金產量已達20000~25000t,每年消耗大量的金屬,如W、Co、Ta和Nb等。這些金屬的礦產資源正日益減少,價格上漲,按目前消耗速度,用不了幾十年,有些資源將耗盡,陶瓷刀具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其中作為第三代陶瓷刀具的氮化硅陶瓷刀具,是一種用硅粉作原料,經球磨、氮化后,再摻以少量的助燒結劑熱壓燒結成型的新型陶瓷刀具材料。
二、陶瓷刀具的發展歷史
19世紀末以前,切削刀具都是用碳鋼制造的,耐熱性在200~250℃以下,切削速度很低,切削鋼時僅為6~10m/min,切削鑄鐵時為3~5m/min。 其后,出現了合金工具鋼、高速工具鋼和硬質合金,刀具的耐熱性達850~1000℃,切削速度可增高至600~800m/min以上。隨著機械制造業的不斷發展,硬質合金刀具的耐熱性已日益滿足不了切削速度不斷增長的需要,于是人們把目光轉向陶瓷刀具。
雖然早在1912~1913年,英國和德國己出現了氧化鋁陶瓷刀具,但其在生產上的應用則始于1950年。由于其強度、韌性低,較長期內僅限于做連續切削精加工用,且切削速度和進給量都較低。直到1968年才出現第二代陶瓷刀具——復合氧化鋁刀具,在強度和韌性上較之氧化鋁刀具有了明顯提高,可以在較高的速度和較大的進給量下切削各種工件,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國際上出現了第三代陶瓷刀具——氮化硅陶瓷刀具,這類陶瓷刀具有比復合氧化鋁刀具更高的韌性、抗沖擊性、高退強度和抗熱震性。我國自70年代中就開始研究氮化硅陶瓷刀具,隨著對高溫結構陶瓷領域研究的不斷深入,使氮化硅陶瓷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從而使氮化硅陶瓷刀具在我國迅速發展起來。
三、氮化硅陶瓷刀具
Si3N4陶瓷是一種非氧化物工程陶瓷,其硬度可達92.5HRA~94HRA,熱硬性好,能承受1300~1400℃的高溫,與碳和金屬元素化學反應較小,摩擦系數也較低。這類刀具適合切削鑄鐵、高溫合金和鎳基合金等材料,尤其適用于較大進給量或斷續切削。由于純Si3N4 陶瓷刀具在切削長切屑金屬(如軟鋼)時極易產生月牙洼磨損,所以新一代Si3N4陶瓷刀具均為復合Si3N4陶瓷刀具。新開發的Si3N4陶瓷刀具不僅可用于粗加工,而且可用于斷續切削和有冷卻液的切削,例如日本京陶公司的KS6000牌號。目前Si3N4陶瓷刀具的崩刃率為2%~3%,與硬質合金相當,因此已可在生產線上應用。
1)Si3N4-TiC-Co復合陶瓷刀具其韌性和抗彎強度高于Si3N4陶瓷,而硬度卻不降低;熱導率亦高于Si3N4陶瓷,故在生產中應用比較廣泛。我國生產的牌號有FD02、SM、HDM1、N5等。
2)Si3N4晶須增韌陶瓷刀具通過在Si3N4基體中加入一定量的碳化物晶須,從而可提高陶瓷刀具的斷裂韌性。我國北京紫光方大高技術陶瓷有限公司生產的FD03刀片以及湖南長沙工程陶瓷公司生產的SW21牌號等均屬這一類。FD03刀片是在Si3N4陶瓷基體中加入了硬質彌散顆粒TiC,SW21刀片是在Si3N4中加入了一定量的SiC晶須,故有較好的使用性能。用FD02、FD03和SW21切削淬硬鋼(60~68HRC)、高錳鋼、高鉻鋼和軸承鋼時也有較好的效果。
3)Si3N4-Al2O3-Y2O3復合陶瓷是以Si3N4為硬質相、Al2O3為耐磨相,并添加少量的助燒結劑Y2O3經熱壓燒結而成,常稱賽隆(Sialon)。如美國生產的Sialon牌號KY3000,其成份為:77% Si3N4,13%Al2O3,10%Y2O3,硬度達1800HV,抗彎強度達1.2Gpa;美國 Greeleaf公司的Grem4B和瑞典Sandvik公司CC680刀片,以及我國生產的TP4、SC3等均是賽隆陶瓷。KY3000陶瓷刀片在高速下切削鎳基高溫合金時,其材料切除率是涂層硬質合金刀具的7倍。它能采用較大的進給量及切削速度高速加工鑄鐵和高溫合金。
圖1 美國 Greeleaf公司代表性的刀具產品
四、氮化硅陶瓷刀具的優點
1)硬度高,一般為93~94HRA,氮化硅的晶胞是由[Si-N4]四面體單元所組成,Si位于四面體的中間Si-N之間是很強的共價鍵結合,類似于金剛石的[C-C4]四面體單元,所以氮化硅Si3N4也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有關資料報導,氣相沉積法制造的晶態Si3N4的顯微硬度可達5000,它僅次于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但卻遠遠高于碳化鎢、碳化鈦和氧化鋁。所以Si3N4陶瓷刀具可具備比硬合金和氧化鋁基陶瓷刀具更高的切削性能,可加工硬質合金難以加工或不能加工的高硬材料,如可以加工硬度高達65HRC的各類淬硬鋼和硬化鑄鐵,免除退火加工所消耗的電力。其優良的耐磨性,不僅延長了刀具的切削壽命,而且還減少了加工中的換刀次數,從而保證切削工件時的小錐度和高精度,尤其在用數控機床進行高精密連續加工時,可減少對刀誤差和因磨損引起的不可預測的誤差,簡化刀具誤差補償。
2)高強度,目前氮化硅陶瓷刀片的抗彎強度已達到750~1000Mpa,超過了高速鋼,與普通硬質合金相當。
3)耐熱性和抗高溫氧化性特別好,即使在 1200~1450℃切削高溫時仍能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強度進行長時間切削,因此允許采用遠遠高于硬質合金刀具的切削速度實現高速切削。其切削速度比硬質合金刀具提高3~10倍,因而能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實驗證明,在眾多的陶瓷材料中,Si3N4陶瓷具有最佳的耐熱性 。
4)良好的斷裂韌性,斷裂韌性值是評價陶瓷刀片抗破損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它與材料的組成、結構、工藝等因素有關。Si3N4系列陶瓷刀片的斷裂韌性值優于其他系列陶瓷刀片(達 6~7MPam1/2),接近某些牌號的硬質合金刀片,因而具有良好的抗沖擊能力,尤其在進行銑、刨。鏜削及其它斷續切削時,更能顯示其優越性
5)抗熱震性強,陶瓷材料的抗熱震性是指其在承受急劇溫度變化時,評價其抗破損能力的重要指標。Si3N4系列陶瓷刀片的抗熱震性能指標ΔT ,由于其強度高、熱膨脹系數低而高達600~800℃,明顯優于其它系列陶瓷刀片(300~400℃),因而在高強度斷續零件的毛坯加工方面,顯示出獨特的優越性能。
6)陶瓷刀片切削時與金屬摩擦力小,切屑不易粘拼在刀片上,不易產生積屑瘤,加上可以進行高速切削,所以在條件相同時,工件表面粗糙度比較低。
7)氮化硅陶瓷刀具的主要原料是自然界很豐富的氮和硅,用它代替硬質合金,可節約大量w、Co、Ta和Nb等重要戰略金屬。
8)制造和磨削工藝比較簡單,成本較低,Si3N4陶瓷的制造工藝比較簡單,不需要高溫高壓合成設備。Si3N4陶瓷刀具可用人造金剛石砂輪磨削和金剛石研磨膏研磨。因此,這種刀片制造成本較低,便于推廣使用。
圖2 Si3N4陶瓷刀具
五、氮化硅陶瓷刀具切削用量的選擇
氮化硅陶瓷刀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與耐熱性,是一種切削性能優良的刀具,切削用量對刀具磨損的影響比硬質合金刀具小。合理地選擇切削用量,可以提高生產率,保證加工質量。
1)切削速度v選擇
氮化硅陶瓷刀具車削普通鋼和鑄鐵時,大多數采用v=250~650m/min;車削淬硬鋼時, v=80~220m/min。氮化硅陶瓷刀具在一定速度范圍內進行高速干切削時, 隨著切削溫度的升高,加工材料的切削性能也隨之改變,這樣既可減少刀具的破損,又提高了生產效率,所以氮化硅陶瓷刀具應采用盡量高的切削速度。
2)進給量f的選擇
進給量的合理選擇是成功應用氮化硅陶瓷刀具的關鍵,選取時必須綜合考慮工藝系統剛性、刀具強度和工件表面質量的要求。由于氮化硅陶瓷刀片的強度比硬質合金刀片略低,且進給量對刀具破損的影響比切削速度大,為防止或減少刀具的破損,進給量的選擇應低一些,可從小到大在實踐中逐步增加。粗車和半精車普通鋼和鑄鐵時,進給量取f=0.2~0.7mm/r;精車取f=0.05~0.2mm/r。加工淬硬鋼時隨硬度不同而選取不同的進給量:一般半精車時, 進給量取f=0.15~0.35mm/r;精車時取f=0.05~0.15mm/r。
3)切削深度ap的選擇
用氮化硅陶瓷刀具加工時,在機床功率和工藝系統剛性允許的情況下,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應盡可能選擇較大的切削深度,一般粗加工普通鋼和鑄鐵時,切削深度 ap=3~6mm;半精加工時,ap=1.5~3mm;精加工時取ap<0.6mm;加工淬硬鋼,一般半精加工時,切削深度 ap=1.5~2.5mm;精加工時取ap<0.4mm。當工藝系統剛性較差時,為了避免引起振動使刀片破損,應該相應地減小切削深度。< span="">
六、氮化硅陶瓷刀具幾何參數的選擇
刀具合理的幾何參數是具有較高的生產率和刀具耐用度的基礎上,保證加工出符合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要求的工件。目前陶瓷刀具的一些新品種在強度和韌性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但畢竟陶瓷是脆性材料,為了充分發揮它的長處,應盡量使陶瓷刀具切削時工作在壓應力區,并盡量減少振動,提高工藝系統的剛性。使陶瓷刀具具有較為理想切削性能的刀具幾何參數為:前角γ0=-8°~-5°,后角α0=2°~8°,主偏角κr=15°~45°,刃傾角λs= -10°~0°,刀尖圓弧半徑rε=0.6~0.9mm。
七、氮化硅陶瓷刀具的應用
高錳鋼(含錳量為11%~18%的合金鋼)是一種常用的耐磨鋼,高錳鋼的原始硬度和屈服強度雖然不高(與45相近),但其抗拉強度較高(約為45的2倍),塑性很大(約為45鋼的4倍), 韌性也特別強,錳鋼是一種很難切削的材料。切削高錳鋼時,通常存在如下問題:1)切削時,塑性變形大, 加工硬化嚴重,致使切削力很大,車削高錳鋼時的切削力比車削 45鋼時切削力增大約60%。2)切削力的增大使單位功率增大,單位時間內產生的熱量多, 而高錳鋼導熱性能又差,致使切削區溫度高,可達1000℃以上,最終導致刀具磨損嚴重,刀具壽命降低。3)高錳鋼塑性大,切削時易形成積屑瘤和鱗刺,表面質量不易保證,且線膨脹系數大,在切削溫度作用下,容易膨脹和變形。
氮化硅陶瓷刀具是一種新型復合陶瓷刀具,具有硬質合金刀具所無法比擬的特性。氮化硅陶瓷刀具硬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在加工高錳鋼時,刀具耐用度是硬質合金刀具的 6倍。這一特性可避免在加工中途換刀,因而可避免加工表面出現接刀痕。氮化硅陶瓷刀具熱硬性好,不僅在常溫下硬度高,而且在1 200℃的高溫下,硬度仍能保持 HRA80以上,抗彎強度變化也很小。而硬質合金刀具在這樣的高溫下,已完全喪失切削能力。氮化硅陶瓷刀具在高溫下仍保持其硬度和強度這一特性,是加工高硬度鋼、 高強度鋼等難加工材料的極為重要的有利因素。氮化硅陶瓷刀具由非金屬材料構成,化學惰性大,與被加工材料的金屬親合力小,所以具有良好的抗粘結性和抗氧化性,一般不發生擴散磨損。同時氮化硅陶瓷刀具摩擦系數低,切削過程中不易產生積屑瘤,能夠改善被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提高工件的表面質量。
八、參考文獻
1.于金偉.(2008).氮化硅陶瓷刀具的應用研究.機床與液壓, 36(6), 28-29.
2.張鐵軍.(1991). 氮化硅陶瓷刀具. 金屬加工(冷加工)冷加工,(3), 5-7.
3.謝國如,張興國,&岑向東.(2007). 氮化硅陶瓷刀具的性能及其應用.工具技術, 41(2), 78-80.
4.Liu,W.,Li,A.,Wu,H.,He, R.,Huang,J.,& Long,Y.,et al.(2016).Effects of bias voltage on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ear mechanism of novel quaternary (ti, al, zr)n c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silicon nitride ceramic cutting tool.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2(15), 17693-17697.
5. Ziegler, A., Idrobo, J. C., Cinibulk, M. K., Kisielowski, C., Browning, N. D., & Ritchie, R. O. (2004). Interface structure and atomic bonding characteristics in silicon nitride ceramics. Science, 306(5702), 1768-70.
6. Dong, S. P. (1995). A study, on silicon nitride based ceramic cutting tool materials. ?????, 11(5).
作者:望月之兔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6996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