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陶瓷是近三十年材料科學領域中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大分支。但陶瓷材料本身固有的高硬度、低韌性使其不能進行普通的變形加工,機械加工也很困難。常規的粉末冶金工藝已不能滿足要求,而注射成型工藝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陶瓷粉末注射成型(簡稱CIM)是近代粉末注射成型技術的一個分支,是從現代粉末注射成型技術中發展起來的一項新型成型技術,它具有一次性成型復雜形狀制品、產品尺寸精度高、無需機械加工或只需微量加工、易于實現生產自動化和產品性能優異的特點,彌補了傳統粉末冶金工藝的不足。
圖1 陶瓷注射成型機及注射成型示意圖
1. 陶瓷粉末注射成型的技術特點
從技術特點來說,陶瓷粉末注射成型和金屬粉末注射成型類似,理論上任何形式的陶瓷粉末原料,如ZrO2、Al2O3、Si3N4等,都能利用CIM工藝制造形狀復雜、精度高的產品。CIM的基本工藝過程如圖2所示。
圖2 CIM的基本工藝過程[1]
綜合國內外文獻及研究生產現狀和趨勢,可以歸納出陶瓷粉末注射成型工藝的主要特點如下:
(1)可自由地直接制備幾何形狀復雜的制品。
(2)成形周期短,僅為澆注、熱壓成型時間的幾十分之一至幾百分之一,坯件的強度高,可自動化生產,生產過程中的管理和控制也很方便,適宜大批量生產。
(3)由于粘結劑有較好的流動性,注射成型坯件的致密度相當均勻。
(4)由于注射成型加入的粘結劑較多,故脫脂時間長,尤其是厚度大的制品,脫脂時間可能長達100-200小時。
(5)由于粉末和粘結劑的混合很均勻,粉末之間的間隙很小,燒結過程中的收縮特性基本一致,所以制品各部位密度均勻,幾何尺寸精度高。
2. 陶瓷粉末注射成型工藝的幾大要素
2.1 原料粉末的選用
價廉質優的粉末是CMI工藝的關鍵因素之一,所選用的陶瓷粉末的物理化學特性,如顆粒形貌、大小、分布及比表面積等對混合熔體的流變性能有很大的影響,陶瓷粉末的特性對注射成型熔體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固相體積分數、粉末粒徑和粒度分布幾個方面。
綜合考慮,除了一般粉末注射成型對原料粉末所要求的如粉末無團聚、潔凈無雜質等要求外,CMI對粉末的性能還有一些特殊要求,理想的陶瓷粉末應能滿足注射成型對熔體流變性能的要求,提高成型過程的穩定性,且要對陶瓷粉末的粒度分布進行優化,提高固相體積分數或降低懸浮體粘度。
2.2 粘結劑的選用
粘結劑是CMI技術中的核心和關鍵。
粘結劑和粉末的均勻混合,可提高粉末流動性,能使粉末填充成預期形狀,它對整個工藝有重要影響,因此粘結劑的成分及配置是注射成型中最保密的技術訣竅,這方面申請的專利也最多。CIM用粘結劑須具備以下性能:
(1)流動特性:流動性的好壞與粘結劑的分子量大小和分布有關,一般低分子量的粘結劑粘度較低,流動性好,而高分子量粘結劑粘度較高,流動性較差。一般我們認為,注射成型溫度下粘結劑的粘度要小于0.1Pa.s,且粘度隨溫度的波動不能太大。
(2)粘結劑與粉末的關系:粘結劑必須能很好地潤濕粉體,并對粉體有較好的粘附作用,粘結劑與粉體的潤濕角要小,通常為了改善粘結劑的潤濕性能,要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劑,如硬脂酸鹽、鈦酸鹽等。同時粘結劑通過潤濕顆粒產生毛細管力吸附顆粒,保持坯體不變形。此外,粘結劑相對于粉末來說應是惰性的。
(3)粘結劑由多組分有機物組成:為滿足喂料的流動性要求,單一品種的有機粘結劑很難達到,且多組分有機聚合物組成的粘結劑對脫脂更為有利,同時粘結劑各組元有機聚合物之間的相容性要好。
(4)粘結劑具有較高的導熱性和較低的熱膨脹系數:較高的導熱性能在較大的區域內把熱能散開,避免因熱應力而產生缺陷,而較低的熱膨脹系數可減少坯體所受熱沖擊,減少缺陷。
此外,粘結劑還必須具有無毒害、不污染環境、不揮發、不吸潮、循環加熱性能不變化等。
2.3 混料過程
注射成型前,必須將陶瓷粉末與粘結劑充分混合均勻,選定粘結劑配方后,應將添加量限制在所需的最低限度。
混合順序是先加入熔點高、粒徑大的粘結劑混合,溶化,再依次加上熔點低的成分,并加上粉體,最后加增塑劑,一般要混勻30分鐘以上。
有三種混合器適合制備用于陶瓷注射成型的混合物,間歇操作的是軋制機和Banbury密煉機,而擠壓機是半連續操作的。擠壓機一般為單螺桿式或雙螺桿式,而后者更有效。許多螺桿擠壓機的顯著特點就是流道的幾何結構的多樣性和變化,這是為了避免出現物料中有未被混合的情況。
圖3 閉雙螺桿式擠壓機
2.4 注射成型過程
注射成型是指將粒料用注射成型機加熱軟化后注入模具,在模具中冷卻重新固化而制得所需形狀的工藝過程。
注射成型機由注射裝置、合模裝置(模具安裝部分)、液壓裝置和電氣控制裝置所組成。注射成型陶瓷材料要求注射機的相應零部件能耐磨損,特別是注射機的螺桿、止回閥和料筒。
表1 CIM成型過程中的典型缺陷和產生原因[1]
坯體缺陷 | 原因 |
密度不均 | 注射壓力,保壓壓力不足或坯料過厚 |
坯料填充過滿 | 模具設計不合理,氣體難以排出,注射漿料流動性能不好 |
氣孔 | 漿料中氣體過多 |
裂紋 | 注射壓力過大,坯料冷卻速度過快,粘結劑性能不好,添加量不合適 |
毛邊 | 加料量過大;注射溫度過高;注射壓力過大;保溫時間過長 |
變形 | 模溫過高;裝載量過低;喂料混煉不均勻;殘余應力大 |
2.5 脫脂過程
燒結前需進行脫脂,脫脂即將注射成型中的粘結劑組元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脫除的過程,它是陶瓷注射成型工藝過程中耗時最長的一步,也是極為關鍵的一步。
隨著粘結劑體系的增加和改進,形成了多種新的CIM脫脂方法,包括溶劑脫脂、虹吸脫脂、催化脫脂、水基萃取脫脂、超臨界萃取脫脂、微波脫脂等。
表2 幾種CIM脫脂工藝的優缺點比較[1]
脫脂方法 | 優點 | 缺點 |
熱脫脂 | 工藝簡單,成本低,設備簡單 | 脫脂速度慢,0-1mmh-1,只適用于尺寸較小的陶瓷部件,易產生鼓泡,裂紋等缺陷 |
溶劑脫脂 | 脫脂速度快,時間短 | 工藝復雜,成本高,需專用設備,對環境和人體有害,產品易變形 |
虹吸脫脂 | 脫脂時間短 | 虹吸料吸附于陶瓷部件上難于清除,只適用于特定的粘結劑體系 |
催化脫脂 | 脫脂速率增加到1-2mmh-1,適用于較厚的陶瓷部件,產品不易變形 | 分解出的氣體有毒,需專用設備,投資高,存在酸腐蝕問題,應用面窄,只適用于催化脫脂的粘結劑組元 |
水基萃取脫脂 | 脫脂時間短,不易變形,無環境污染 | 應用面窄,只適用于特定的粘結劑體系 |
超臨界萃取脫脂 | 脫脂速度加快 | 操作復雜 |
微波加熱 | 脫脂速度非常快,無溫度梯度和熱應力,節約能源 | 易出現難以控制熱源的現象 |
2.6 燒結過程
脫脂結束后,脫脂尺寸與預制件幾乎沒有什么不同,即為多孔質成形體,密度較低,因此需通過高溫燒結來獲得高性能致密制品。粉末冶金中的各種燒結法及致密化措施均適用于CIM中。燒結速度與粘性流動、凝結、容積擴散、表面擴散等有關。粒子的直徑越小、熔融粘度越低,且表面張力越大,燒結速度就越快。而且燒結后,制品一般會有約13-20%的收縮率。
3. 陶瓷粉末注射成型工藝的應用
(一)航航空航天工業
典型產品主要包括:渦輪轉子、葉片、飛機宇航器軸承、配套件火箭鼻錐等。
圖4 渦輪轉子及葉片
(二)汽車業
典型產品主要包括:火花塞、汽車發動機、閥門、活塞、渦輪增壓器轉子、噴嘴等。
圖5 汽車火花塞及陶瓷噴嘴
(三)電子業
典型產品主要包括:光導纖維導管、集成電路基板、電阻器、發熱元件等。
圖6 電阻器
(四)醫療
典型產品主要包括:人工骨、人工關節、人工牙床、牙托、醫用刀具等。
圖7 人工骨
(五)日用品
典型產品主要包括:手表表殼、理發推剪、絕緣體、彈簧等。
圖8 陶瓷手表
參考文獻:
[1] 聶妍. 氧化鋯陶瓷注射成形工藝研究[D]. 中南大學, 2004.
[2] 馮江濤. 氧化鋯陶瓷注射成型工藝研究[D]. 華中科技大學, 2003.
[3] 陳萍. Sialon陶瓷注射成型與脫脂工藝的研究[D].江蘇大學, 2010.
作者:L-things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4374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