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技術革命的發展,要求不斷提高切削加工生產率和降低生產成本,特別是數控機床的發展,要求開發比硬質合金刀具切速更高、更耐磨的新型刀具。日前各種高強度、高硬度、耐腐蝕、耐磨和耐高溫的難以切削的新材料日益增多。據文獻估計,這類材料己占國際上加工總數的50%以上,硬質合金刀具對其中不少新材料的加工難以勝任。另一方面,現在國際上硬質合金產量己達20000-25000t。每年消耗大量的金屬,如W,Co,Ta和Nb等,這些金屬的礦產資源正日益減少,價格上漲。按日前消耗速度,用不了幾十年,有些資源將耗盡,陶瓷刀具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陶瓷刀具進化史簡表
20世紀50年代 氧化鋁
1911~1913德國和英國率先開發出多種性能優良的Al2O3基陶瓷刀具,20世紀50年代后期我國開始研究氧化鋁。
這是第一代陶瓷刀具,材料中的Al2O3的含量占99%以上,通過添加微量助燒劑#(如MgO、NiO、Cr2O3、TiO2等),經壓燒結而成(俗稱白陶瓷)。純Al2O3陶瓷抗彎強度較低,抗沖擊能力差,切削刃容易微崩,但高溫性能很好,適用于小進給量半精加工鑄鐵和鋼材。我國生產的這類陶瓷牌號有P1,成分為99%的Al2O3、1%的Al2O3。由于其抗彎強度低,使用日益減少。
20世紀60年代-70年代 氧化鋁+碳化物
1968年才出現第2代陶瓷刀具-復合氧化鋁刀具在Al2O3中添加一定的碳化物(TiC、WC、TaC、NbC、MO2C、Cr3C2)可以提高陶瓷的強度和抗沖擊性;其中以添加TiC的Al2O3-TiC陶瓷應用最多,其添加TiC的比例為30%-60%(有的為5%-10%),通過熱壓燒結而成。目前,熱壓Al2O3-TiC陶瓷的平均硬度可達93.5~94.5HRA,抗彎強度可達0.9~1GPa。適于高速粗、精加工耐磨鑄鐵、淬硬鋼及高強度鋼等難加工材料。與純Al2O3陶瓷相比,Al2O3-TiC陶瓷的抗彎強度無論在常溫還是高溫下,都高于純Al2O3陶瓷,而且高溫下(1000℃以上),其下降速度較慢。低溫時Al2O3-TiC陶瓷的硬度略高于Al2O3陶瓷。我國生產的M16、SG3、SG4、SG5屬這類陶瓷,后兩種還加入了WC成分。
20世紀70年代氧化鋁+碳化物+金屬
這類陶瓷是在Al2O3中除添加碳化物外,還添加少量粘結金屬(Ni、Mo、Co、W等),熱壓燒結而成(亦稱金屬陶瓷)。由于加了金屬,提高了Al2O3與碳化物的連結強度,改善了使用性能,適于加工淬火鋼、合金鋼、錳鋼、冷硬鑄鐵、鎳基和鈷基合金以及非金屬材料(如纖維玻璃、塑料夾層材料等),是目前精加工冷硬鑄鐵軋輥的最佳材料。由于其抗振性能的改善,可用于間斷切削及使用切削液的場合。我國生產的M4、M5、M6、M8-1、LT35、LT55、AG2和AT6等,都屬于這類陶瓷。
20世紀70后-80初 氧化鋁+氮化物+硼化物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國際出現了第3代陶瓷刀具-氮化硅陶瓷刀具。在Al2O3中添加氮化物的Al2O3-氮化物組合陶瓷刀具,具有較好的抗熱震性,其基本性能和加工范圍與Al2O3-碳化物-金屬陶瓷刀具相當,更適于間斷切削,但其抗彎強度和硬度比Al2O3-TiC金屬陶瓷刀具低,有待進一步研究改善。在Al2O3中添加TiB2作為粘結劑制成的陶瓷刀具,由于其組織成分為細晶粒的Al2O3及連續的TiB2粘結相,保持了硼化物的“三維連續性”,因此具有極好的耐沖擊性和耐磨性。
20世紀80—90年代 增韌氧化鋁:
增韌的陶瓷Al2O3是指在Al2O3基體中添加增韌或增強材料。增韌方法請猛戳《》。非常適合加工鎳基耐熱合金和低速加工鑄鐵及非金屬脆性材料。這類陶瓷刀具使用較多的國產牌號有:湖南冷水江陶瓷工具廠的AW9、山東工業大學的JX-1等。到了21世紀,隨著納米材料及其他各類新材料的出現,各種增韌陶瓷刀片競相出現,如納米氧化鋯增韌氧化鋁基陶瓷刀具等。

氧化鋯增韌氧化鋁陶瓷刀片
氮化硅陶瓷刀具
20世紀70年代開始科研人員在選擇刀具材料中發現,氮化硅(Si3N4)的顯微硬度(3000HV-500HV),僅次于金剛石、立方氮化硼和碳化硼,是一種新型的刀具材料。
20世紀80年代初此種陶瓷刀開始用于切削加工中。它的制造過程是將硅粉在1300℃~1400℃下通氮氣后進行球磨,加入少量助燒結劑,在1700℃~1750℃和2GPa~3GPa壓力下熱壓燒結而成。其主要特點是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抗熱沖擊性能。耐熱性高達1300℃~1400℃,高于一般陶瓷,可進行高速切削。其熱導率約為Al2O3陶瓷的2倍~3倍,而熱膨脹系數只有Al2O3陶瓷1/3左右,使得抗熱沖擊性能比Al2O3陶瓷提高1倍~2倍,有良好的抗崩刃性。在斷續車削或銑削加工中,氮化硅陶瓷刀具的使用壽命明顯比A12O3陶瓷刀具長。
因此,氮化硅陶瓷刀具不僅能進行淬硬鋼、冷硬鑄鐵等材料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而且可以用于鋼基硬質合金、鎳基合金、玻璃鋼材料的精加工和部分粗加工,還可以用于一般陶瓷不能勝任的有硬皮鑄件的毛坯切削。
氮化硅陶瓷刀具分類
近年來,氮化硅陶瓷刀具的發展非常迅速。目前使用的氮化硅系陶瓷刀具包括以Si3N4為主體的刀具和以Sialon(Si3N4+A12O3)為主體的刀具。

氮化硅陶瓷刀具
1、單一Si3N4陶瓷刀具,此類Si3N4陶瓷刀具主要是以MgO為添加劑的熱壓陶瓷,其硬度為91HRA~93HRA,耐磨性介于一般陶瓷和立方氮化硼之間,抗彎強度為0。7GPa~0。85GPa,介于一般陶瓷和YT30之間,沖擊韌度相當于YT30,耐熱性可達1300℃~1400℃,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此外,Si3N4陶瓷有自潤滑性能,摩擦系數較小,抗粘接能力強,不易產生積屑瘤,且切削刃可以磨得鋒利。可以加工出良好的表面質量,特別適合于車削易形成積屑瘤的工件材料,如鑄造硅鋁合金等。
2、Si3N4復合陶瓷刀具,此類陶瓷刀具是在Si3N4基體中添加適量金屬碳化物及金屬等復合強化劑,利用復合強化效應制成的Si3N4復合陶瓷,其性能比熱壓Si3N4陶瓷優越許多。目前使用較多的是Sialon陶瓷刀具,它是以Si3N4為硬度相,以A12O3為耐磨相,在1800℃進行熱壓燒結而成且呈單相組織,是Al2O3在Si3N4中的固溶體。稱之為Si-Al-O-N(Sialon)陶瓷,有人把它譽為第三代陶瓷刀具,因其兼有Al2O3和Si3N4的特性,其熱硬性高于硬度合金和Al2O3陶瓷,在刀尖溫度高于1000℃時仍可高速切削。與單一Si3N4陶瓷刀具相比,Sialon陶瓷刀具的抗氧化能力、化學穩定性、抗蠕變能力和耐磨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并且易于制造和燒結。是今后陶瓷刀具重點的發展方向。Sialon陶瓷刀具適于軟、硬鐵基合金、鎳基合金、鈦合金、硅鋁合金等材料的加工。
氮化硅陶瓷刀具是近年來才在生產中推廣使用的一種新型刀具。因此,不論在刀具的幾何參數、切削用量以及使用技術方面,均還沒有成熟的經驗。
粉體圈 作者:小黑楊
參考文獻:
[1]周彬.氧化鋁陶瓷刀具的發展和應用[J].機械管理開發,2004,(03):37-38+40.
[2]周彬.氮化硅陶瓷刀具的發展和應用[J].山西科技,2004,(02):67-68.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