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外媒報道,名古屋大學新開發了一種受熱會收縮的新材料。雖然聽上去很神奇,但是近年來與它類似的、利用相轉移原理使得體積可發生變化的新材料其實時不時就有報道,如氧化鉍鎳、氟化鈧、氧化釕、鉛釩氧化物等,都能實現超越既有材料數倍到十倍以上的巨大負熱膨脹。
不過名古屋大學的負熱膨脹材料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它更具備環境友善性。之前那些巨大負熱膨脹材料往往都會使用高價(Ru、Sc)、對環境有害(Pb)的元素或是合成時需要耗費成本的高壓力等因素,因此很難投入實際應用。有鑒于此,名古屋大學積極探索低價、具有環境親和性且易于合成的新材料,并關注到焦磷酸鋅(Zn2P2O7)。這種材料在132°C會出現構造相轉移,相較于低溫相,高溫相的體積縮小了1.8%。
為了活用這項體積變化性能,研究團隊將Zn2P2O7與在68℃也呈現出類似結構相的焦磷酸鎂(Mg2P2O7)結合,合成了一款混晶。結果顯示,將Zn以20%Mg置換的Zn1.6Mg0.4P2O7在包含室溫的-10~80°C溫度范圍內,線性膨脹系數達到了超過-60 ppm/°C的負熱膨脹。
越熱越收縮的ZnxMg2-xP2O7材料
總結
名古屋這次被報道的新材料是以鋅(Zn)、鎂(Mg)、磷(P)為主要成分構成的氧化物,成本低、具環境友善性,且透過一般固相反應即可容易地合成,無須利用高壓或真空封裝等高成本的合成方法。此外,它的負熱膨脹性能堪比典型的巨大負熱膨脹材料Bi0.95La0.05NiO3,相信可望助于促進功率半導體、3D集成電路等先進電子裝置的高機能化、省電力及長壽命化。
粉體圈整理
版權聲明:
本文為粉體圈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也不得歪曲、篡改或復制本文內容,否則本公司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239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