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磨是一種用途很廣的大型粉磨設備,集破碎、干燥、粉磨、分級輸送于一體,可將塊狀、顆粒狀及粉狀原料磨成所要求的粉狀物料。憑借著在工作原理、研磨機理、機械結構系統、工藝性能等方面的獨特優點,立磨與傳統球磨機相比在能耗、粉磨效率、占地面積、烘干能力、易損件壽命、入料粒度、噪音等方面都具有更明顯的優勢。
目前,立磨已在水泥、電力、冶金、化工、非金屬礦等行業中得到普遍采用,而出于提高經濟效益的考慮,近年來立磨正朝大型化、自動化及復雜化的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粉磨組件的材料和制造方法進行升級改造,否則這樣的關鍵設備一旦發生故障,往往會給生產帶來巨大的影響,致使企業蒙受較大的經濟損失。
由于立磨主要借助磨輥和磨盤的相對運動為碾磨裝置來粉磨物料,然后再利用分級裝置(高速熱氣流)將合格的成品從混合物中分離出來,這樣的工作原理及構造決定立磨的磨損主要分為擠壓磨損和噴射磨損——其中擠壓磨損主要是針對立磨粉磨組件中磨輥輥套的磨損,在部件表面表現為研磨和微觀切削,因此“提高耐磨性”成為了磨輥輥套設計首要考慮的問題。
立磨工作示意圖
不過要注意的是,只是具備理想的硬度即好的耐磨性是不夠的,如果抗沖擊韌性不達標,那么輥套在運行一段時間后便會開裂。因此為了滿足越來越苛刻的工作條件,輥套用耐磨材料正朝著復合材料和綜合性能方向發展,比如說來自東北大學的佟偉平教授帶領的團隊就研制出了一種以氧化鋁和高鉻鑄鐵為主的復合材料,用其制作的輥套在硬度、沖擊韌性,耐磨性等上都有大幅提高,使用壽命也得到增長。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在4月15-16日于山東淄博舉辦的“2021年全國氧化鋁粉體與制品創新發展論壇”上,佟偉平教授將分享題為《氧化鋁陶瓷在立磨耐磨輥套制備中的應用》的報告,對這個議題感興趣的話就千萬不要錯過了。
關于報告人
佟偉平,男,現任教于東北大學,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納米材料和金屬陶瓷耐磨材料等領域的研究。近年來負責或參加的主要項目包括: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項目以及企業合作項目等30余項。在《Science》《Applied Physics Letters》、《Acta Mater》和《Scripta Mater》等學術刊物和國內外會議上發表論文150余篇,共被SCI引用2500余次;以第一發明人申請發明專利20余項;研究成果被《Science周刊》、《Materials Today》和《Tech Monitor》等評論或報導。
粉體圈會務組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213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