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自2016年開始試點實施,旨在整合國內優勢科研資源,聚焦國際科學前沿,依靠高水平學術帶頭人,吸引和凝聚優秀科技人才,加強基礎研究、致力科學前沿突破,形成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學術高地。
1月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 啟動會在復旦大學召開,將致力于建成國際領先的功能介孔材料研究中心。
揭牌儀式(圖片來源:復旦大學)
“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瞄準國際基礎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針對現有介孔材料、加氫裂化催化劑及其相關技術在劣質渣油催化轉化中的重大難題和瓶頸,整合國際領先的研究隊伍和資源,建立從基礎理論探索研究到新材料創制,再到應用化技術開發的全鏈條一體化研究體系,具有原創性、前瞻性和交叉性的特點,有望持續提升我國在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的領先水平,服務我國能源和材料發展戰略。該項目以復旦大學為依托單位,聯合中石化上海石化院共同申報,“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負責人為趙東元院士,項目骨干成員包括復旦大學化學系賀鶴勇教授、唐頤教授、張凡教授以及中石化上海石化院的謝在庫院士。
趙東元院士(圖片來源:復旦大學)
“通過功能介孔材料科學中心的建設,輻射和強化功能介孔材料在生物醫藥、儲能、環境等相關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形成以功能介孔材料為中心的多領域全覆蓋研究高地,引領國際介孔材料領域的發展。”趙東元介紹,科學中心將著力推出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原創性成果,創制中國牌號的新一代催化材料,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同時以科學中心為平臺,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為保持和發展我國在功能介孔材料合成與應用基礎研究和工業應用領域的領先地位提供源動力。
參考來源:中國新聞網 復旦大學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489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