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日,中國顆粒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在廈門翔鷺國際大酒店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會議由中國顆粒學會、大同大學(臺北)、臺北科技大學共同主辦。粉體圈作為支持媒體,應邀參與會議。本屆年會學術交流形式包括大會特邀報告、分會邀請報告、口頭報告以及墻報交流,會議同期將舉辦郭慕孫先生百年學術紀念論壇、2020年海峽兩岸納米及超微顆粒材料未來發展高端學術研討會和青年科學家論壇。大會報告由劉中民、俞書宏、岳光溪及馬軍院士座陣,其他分會場由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主場。
專家學者匯集于大會場
宏觀的材料世界,其微觀都是由顆粒通過某種組合而成,對微觀的顆粒組成方式進行“深挖”可以讓我們發現及設計性能更為優秀的材料,實現應用更具不可取代性。在本次會議,俞書宏院士分享的“仿生材料的合成設計與未來”便是代表了一類熱門的材料研究方向。自然界中復雜生物礦物形成展現了多尺度的、多層次的高級組裝過程,體現了多重組分對材料性能的調控與協調作用。通過仿生結構設計制備的材料擁有眾多應用可能,例如隔熱防火耐腐蝕的人工木材通過模仿天然木材結構,采用其他不燃組分替代易燃的木質素及纖維,從而獲得不燃的木頭,而且樹木幾十年的生長時間,人工木材僅需幾個小時就能“長成”。除了如上案例,仿生材料的設計還可應用于人工骨骼,人工牙齒,航空航天等領域用的高性能涂層。
俞書宏院士正在做題為“仿生材料的合成設計與未來”報告
墻報交流區
分會場掠影
附1:分會場主題
第1分會場:新冠疫情后的氣溶膠科學發展與未來趨勢
第2分會場:能源顆粒創造美好未來
第3分會場:面向產業需求的流態化研發
第4分會場:顆粒的測試與表征
第5分會場:顆粒制備、處理與應用
第6分會場:超微顆粒及應用(能源、環保、生物醫學等)
第7分會場:工業藥劑學的相關領域—粉體,儀器,設備,輔料,新技術,新劑型
第8分會場:吸入顆粒與健康
第9分會場:微/納米氣泡研究及應用
第10分會場:天然和仿生顆粒
第11分會場:環境與清潔能源創新:化學鏈技術與CO2資源化利用
第12分會場:發光顆粒照亮未來
第13分會場:顆粒與多相流數值方法及其工業應用
第14分會場:金屬材料功能化
第15分會場:污染物深度解毒
第16分會場:C1轉化過程中催化劑開發、制備以及催化反應工程
除了學術交流,本次年會還同期舉辦顆粒/粉體技術、設備和儀器展,展覽內容包括:測試分析儀器,顆粒/粉體制備技術及設備、顆粒/粉體材料及產品、顆粒/粉體應用等。
不管是是材料研究還是材料應用,想要了解材料需得了解微觀之下顆粒特征,而這些“目測”是無法達成目的,因此需得通過科學儀器來幫助我們了解材料的內在特性,讓我們更懂材料。主打學術研究的本次顆粒年會吸引了材料表征領域的眾多專業制造商及參與,下文帶大家看看誰在進攻材料表征的科研市場。
第十一屆顆粒學會年會,打卡,滴!
貝士德儀器 劉凌峰經理(右)
丹東百特儀器 叢麗華(右)
珠海真理光學儀器小姐姐 蘇瓊(右)
澳譜特科技 劉偉總經理(左二),申晉(左三)
理化聯科總經理 楊正紅(右)
大昌華嘉科學儀器部 應用經理 侯志云
珠海歐美克市場部經理 王燾(中)
德國新帕泰克中國首席代表 耿建芳博士(左)
堀場中國貿易有限公司科學事業部銷售工程周旭
麥奇克萊馳 粒度儀產品經理 王瑞青
粉碎加工當然也是材料研究不能少的一部分,接下來看看粉體材料加工企業:
四川瑞馳拓維 銷售總監 夏燁
諾澤流體科技 研發工程師 王耀輝
細川密克朗銷售主管 魯東(左一)
其他更多內容就不一一列舉了,本次學術會議交流活動將持續到10月25日,在附近的小伙伴想看看的可要抓緊時間了,錯過了只能兩年后見了。
編輯:粉體圈小白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2462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