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是人們最不想碰到的事情之一,一旦出現傷口且不注意護理,很容易就會引發感染,輕者會引起傷口的愈合以及擴大,重者會也引起嚴重的感染,進而引起敗血癥。為了避免更多傷口感染的狀況發生,醫療科技界一直在努力。近期就有報道稱,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新一代的傷口敷料,可以檢測感染并改善燒傷、皮膚移植物和慢性傷口的愈合。
金剛石-絲纖維敷料的SEM圖(來源:RMIT)
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效果,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的Asma Khalid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是這樣介紹的:傷口被細菌污染后會導致自身免疫系統出現過度應激反應,因此傷口周圍會出現發熱現象。而這種智能傷口敷料主要由絲和納米金剛石制成,它可以有效地感知傷口溫度,幫助臨床醫生更早地檢測到感染,促進傷口愈合并減少某些細菌的感染。
高級研究員Brant Gibson教授表示:“傳統的傷口管理給臨床醫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他們必須定期通過尋找發紅、發熱和腫脹的跡象來檢查感染。然而,一旦這些視覺跡象出現,炎癥和感染就會遠遠提前,使得治療或干預措施的難度大大增加。這項新技術將幫助臨床醫生更早地、非侵入性地檢測感染,而不需要讓患者經歷去除敷料的痛苦過程。”
敷料的“感熱能力”從何而來?
南澳健康與醫學研究所(SAHMRI)的聯合研究員和傷口專家Christina Bursill博士表示,智能傷口敷料絕對稱得上是一次革命。“作為一種非侵入性的傷口溫度測量方法,與非常主觀的視覺評估方法相比,它在監測傷口上顯然更加準確”她說。
為了將熱感應能力納入其中,該團隊大膽采用了金剛石——眾所周知,金剛石擁有極為出色的導熱能力,因此完全能夠以高度精確的水平檢測生物溫度。接著,研究人員通過電紡工藝將納米金剛石嵌入到絲纖維中,當這種敷料覆蓋上傷口上時,臨床醫生就可以從納米金剛石的溫度讀數中獲得傷口狀態的信息。
納米金剛石
而且令人興奮的是,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新型敷料對革蘭氏陰性菌表現出極高的抗菌抗性。“這項新技術的實現將為日益嚴峻的傷口管理和愈合挑戰提供有益的、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Asma Khalid 博士說。
資料來源:RMIT
粉體圈Coco編譯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2379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