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氮化物陶瓷的獨特優良性能,近年來在現代工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相對于傳統陶瓷顯示出其優勢。但目前國內大部分的氮化物制品生產,大都依賴進口的粉體材料。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好的粉體材料量產的本地化生產,作為國家工業基礎,尤為重要。
氮化硅粉體
如今業內用得較多的氮化物粉體制備方法(如ALN,Si3N4)有直接氮化法、碳熱還原法等,但無論是哪種工藝,它們的生產都無法離開熱反應設備,目前國內用得較多的是箱型爐。箱型爐自身存在較多缺陷,如燒結工藝條件波動大、容易混入雜質、控氧困難、升降溫周期長效率低、能耗高等不利因素。最終會造成產品品質低下、產品性能一致性差、產能較低、高耗能等。
在日本,36年前就研制出來了高溫連續爐的方式,進行氮化物材料(首先用于BN粉體的燒結)的批量生產,目前任然是主流的粉體生產方式。近年來,隨著國內材料開發技術的進步,一些材料廠商也開始使用高溫連續爐來制備氮化物粉體。不過高溫連續爐裝備制造技術,一直是我國的爐制造技術的短板,但也有一些具備高精尖技術實力的設備廠家,如中日合資的東海高熱(蘇州)工業爐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在中國推廣高端爐的技術與應用。
高溫連續爐
在2019年9月16-18日于西安舉辦的“2019年全國氮化物粉體與陶瓷制備技術研討會”上,粉體圈有幸邀請到了東海高熱(蘇州)工業爐有限公司的徐家舒副總經理,將與大家探討高溫連續爐在制備氮化物粉體的過程中的一些核心問題,分享他們從業多年的經驗。他們的報告名為《氮化物粉體燒結連續爐量產技術探討》。
徐家舒先生曾先后在彩虹集團公司、長虹集團公司、美國比太科技、北京合眾創能、東海高熱(蘇州)工業爐有限公司中任職,負責裝備技術開發。他期待與有志于進行材料量產的朋友們共同探討與合作,做中國的宇部、中國的德山,實現材料夢想。
徐家舒副總經理
粉體圈 作者:小榆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118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