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智利Molymet董事會投票決定完全終止“參與和投入”位于智利本土的鋰電正極材料工廠項目。6月下旬,韓國浦項制鐵和三星SDI宣布放棄該計劃,再加上剛退出的Molymet,該項目四家合資單位中只剩下中國四川富臨實業集團還未表態。
坐落在沙漠之中用于提鋰的鹽灘(圖片來源:A.Duarte|Flickr)
2018年3月,浦項制鐵、三星SDI、智利Molyment以及中國四川富臨實業集團四家公司計劃組建合資企業,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每年生產3200噸正極材料。作為回報,他們可以從當地獲得長達27年的低成本碳酸鋰原材料供應。
但韓國公司退出時給出的理由在于,該項目利用碳酸鋰生產的正極材料已經不能滿足當前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雖然Molymet并沒有給出退出項目的具體原因,但除了韓國公司給出的市場原因,其退出后產生的5400萬美元資金缺口也已成為最新的重大影響因素。
雖然智利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鋰供應,但在鋰電產業鏈后端卻很薄弱,本土企業Molymet的退出意味著智利在延伸鋰電產業鏈的道路上遭受重大挫折。最后仍未表態的四川富臨力挽狂瀾的可能性很小,畢竟市場需求才是決定項目可行性的決定性因素。
參考來源:路透社
編譯:YUXI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2639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