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針對化妝品監管發布了對納米成分的數據要求,利益相關者需要提供包括金、鉑、銅(含膠體)納米顆粒的含量,并授權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onsumer Safety,SCCS)全面評估“納米顆粒通過皮膚吸收或通過粘膜進入細胞的可能性”。這也是歐盟在對納米二氧化鈦和氧化鋅的應用提出限制后的進一步舉措。
在此規定之前,泰國公共衛生部(MOH)對二氧化鈦和氧化鋅納米顆粒作為紫外線吸收劑在化妝品中的使用進行了限制。該規定已于今年3月30日起執行,要求兩種納米材料的最大濃度上限為25%,且不得用于可吸入肺部的產品。同時,對二氧化鈦和氧化鋅納米顆粒的粒徑、純度、晶體結構等做出了一系列規定。
早在2017年,針對化妝品,臺灣地區和歐盟就分別對二氧化鈦和氧化鋅頒布了了上述限制條件近似的法規。按照SCCS發布的意見:允許涂有十六烷基磷酸鹽、二氧化錳或三乙氧基辛基硅烷的納米二氧化鈦在化妝品中的應用,以提升產品耐UV紫外線功能。但SCCS同時也指出,某些類型化妝品(如口紅)在使用中可能會偶然攝入人體,因此在這些領域應用包覆二氧化錳的納米二氧化鈦材料時,二氧化錳的潛在有害影響應該要列入考慮范圍。
由于擔憂納米顆粒危害人類健康,各個國家和地區針對包括二氧化鈦、氧化鋅的行業強制性限制法規已陸續出爐并不斷擴展范圍,不僅限于化妝品行業。比如,法國政府即將從2019年4月中旬開始正式禁用二氧化鈦食用增白劑,甚至民間協會團體還敦促政府在包括牙膏、藥品等所有入口產品中全面禁用二氧化鈦。
另據不久前悉尼大學納米研究所的納米毒理學專家團隊發表于《營養學前沿》的文章顯示,通過小鼠實驗研究發現,食用含有E171(二氧化鈦納米顆粒)的食物會對腸道微生物群(腸道中存在的數萬億細菌)產生影響,這可能會引發炎癥性腸疾病和結腸直腸癌等疾病。
粉體圈 作者:啟東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4273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