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BASF巴斯夫正在開發一種新型鋰電正極材料,它的目標不僅在于增加電量,最重要的是減少對鎳的依賴,繼續降低成本。相對當下風頭一時無兩的高鎳三元,這種新型正極材料或許應該叫做高錳三元。
鋰電正極材料的現狀是,包括BASF和Umicore(優美科)在內的全球領先企業正在全力提高鎳含量,以此更多替代價格高昂的鈷。而在回應路透社提問時,巴斯夫表示最新制定的計劃,將繼續削減一半以上的鎳,同時提升更廉價的錳的比例。此外,鈷含量當然也要爭取從“811”中的“1”變成“0.5”,直至完全替代。
為什么降鎳
鋰電正極正在從對鈷的依賴轉變為對鎳的依賴。以2016年為例,電動汽車(EV)對鎳的需求為25000噸,占全球總出產的5%;預計在2025年,這個數字將激增至318000噸,占全球總出產的58%。而鎳作為不銹鋼的主要原材料,屆時恐怕也將漲價。即便現在,鎳的價格大約是鈷的五分之一,成本也依然不低。而在巴斯夫的PPT中,記者看到這種新型正極材料將由20%鎳和70%錳組成,這樣每千瓦時的成本將從50+美元降至40+美元。
押注五年之后
相對于巴斯夫的“激進”,其他領先企業目前的表現比較穩健。優美科當前正在提高產品的耐久性和高壓穩定性,并且重視回收利用;Johnson Matthey(莊信萬豐)則更重視繼續提升安全性、性價比。電動汽車市場爆發預計在五年之后,現在領先的高鎳三元會不會被高錳三元甚至別的技術路線所取代呢?
粉體圈 YUXI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278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