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1月,當大家都在熱炒鋰資源時,就有機構出來“潑冷水”,稱鋰礦石目前已經隱現供過于求的狀況,在不久的將來將出現價格暴跌的狀況。而最近,花旗集團也在6月11日的電郵報告中指出,鋰的供應潮持續發展,價格預計將持續疲軟至2025年。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需求的迅速增長,導致鋰電池的原材料碳酸鋰也掀起了一波增產狂潮。就以中國為例,2018年中國新投產項目帶來的碳酸鋰新增供應量將達到3.3萬噸,但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對鈷鋰需求增量為8100噸碳酸鋰當量,較去年下降32.5%。
因此如果不受生產紀律及轉換能力的限制,新項目和現有生產商的產能增長將極可能超過強勁的需求增長。花旗預估,鋰產能過剩將在2022年到達高峰。
目前,全球已探明鋰資源(折合碳酸鋰)儲量約3.74億噸,其中中國已探明鋰資源(折合碳酸鋰)儲量約7544萬噸,鹽湖鋰資源比例達80-85%,其中90%儲藏于青海和西藏湖區。由于青海鹽湖放量不及預期,今年下半年,碳酸鋰價格將維持在10萬元/噸以上震蕩。此前,業內曾預計青海鹽湖將于2019年開始放量,放量后,碳酸鋰價格還將繼續下降,降至8-9萬元/噸。
除此之外,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等行業巨頭也沒有停下擴張產能的腳步,除通過技術升級改造增加產能外,還積極地在國內外投資新的項目。雖然目前鋰產能的擴張還沒有停止的征兆,但截至6月12日,國內碳酸鋰價格均價已較去年高點下降26.9%,看來若無重大改變的話,鋰價也要走上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輪回”了。
來源:界面新聞
粉體圈整理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241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