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開發出氫氧化銅納米線量化技術后,日前,蘇州夏特斯新材料有限公司再接再厲攻克難關,建成國內首條氫氧化銅納米線量產平臺并實現量產。夏特斯總經理廖勇志先生介紹,該量產平臺日產量在2-3噸,年產量可達600噸,但距離市場需求依然相去甚遠,新上更多更大的生產線已提上日程安排。那么,到底是哪些領域的需求爆發了呢?
首先要知道打造量產平臺的初衷,廖勇志先生明確最重要的就是解決原材料成本問題。眾所周知,實驗室樣品哪怕再完美,也無法服務于大規模大批量應用的需求。氫氧化銅納米線面臨的正是這樣的問題,廖勇志介紹目前其下游應用以清潔能源、MOFs(Metal organic Frameworks)材料、綠色食品、電子印刷等四個主要方向為主,也正是這些嗷嗷待哺的行業客戶們推動了夏特斯以堅決的態度迎難而上。
粉體材料達到納米尺度往往會產生質變,這也是納米材料的魅力所在,氫氧化銅或氧化銅納米棒也不例外,它除了會獲得電學、光學、催化等方面的新特性之外,還可以更進一步用于制備MOFs材料,該材料是金屬有機骨架化合物的簡稱,是一種有機-無機雜化材料,多孔、大比表面積和多金屬位點等諸多性能,使其成為諸多應用領域的多面能手。
近年來,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范圍內利用溫室氣體制備醇的研究獲得了諸多進展,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正是催化劑。而追溯清潔能源熱點,直面的就是日趨凸顯的環保問題,適合的水處理和空氣處理材料同樣要具備性價比方面的優勢。先進基礎材料將在二氧化碳利用,一氧化碳降解、氨降解、甲醛降解方面展現其獨特而不可替代的性能。
回歸氫氧化銅最傳統的應用領域——殺菌劑,廖勇志介紹公司技術團隊目前正在與加拿大陳博士技術團隊聯合創新一種全新的產品--伏地魔。利用納米材料的光學性和抗菌特點,以及陳博士獨特的納米膜技術,將高效光能傳遞、保溫、可降解、肥料、持續抗菌、綠色無公害等幾大特點全部融合進農用地膜之中。徹底解決土地塑料污染,農藥高殘留高毒性等一系列問題。這項新型無公害農藥產品技術必然給全社會全人類帶來福祉。
當然,隨著下游領域研發技術的推進,以上所提及的應用也會發生變化,其中一些甚至可能是革命性的。比如電子印刷行業,目前的增材制造集中電路的生產形式依然無法替代傳統蝕刻減法工藝,主要受制于金屬納米粉體原材料的供應,但這并不妨礙第四代集成電路被電子印刷行業普遍看好,國內氫氧化銅納米線量產平臺的建成,可以說加速了這場產業革命的到來。
粉體圈 作者:郜白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4310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