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形貌和物性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它對顆粒群的許多性質產生影響,如粉體的比表面積、流動性、填充性、形狀分離操作、表面現象、化學活性、涂料的覆蓋能力、粉體層對流體的透過阻力,以及顆粒在流體中的運動阻力等。工程上,根據不同的使用目的,對顆粒形狀有著不同的要求。如高級磨料微粉有的要求顆粒為等積球形,有的要求顆粒為多棱形,磨料形狀不同,其鋒利性和抵抗破碎的性能也不同。
不同微觀形貌的顆粒群
國內的很多微粉在顆粒細度、粒度分布上可達到國外產品的水平,但許多在顆粒形貌上存在明顯的差別,因而限制了其超細粉體產品的應用,難以替代進口產品。如果能再控制超細粉的顆粒形貌,則能大大提高超細粉體的檔次與品質,從而滿足現代工業對超細粉越來越高的需求,這對促進我國超細加工技術的發展。
機械法制取超微粉體是成本最低的方法。在工業上可采用流化床氣流磨等在制備超細粉體過程中對顆粒形貌進行控制,在特點的工藝條件下獲取所需顆粒形貌的粉體材料。
在即將開始的“2017全國粉體表面修飾及包覆技術應用交流會”上,粉體圈將為大家邀請來自西南科技大學的陳海焱教授為我們分享題為“粉體顆粒形貌控制技術與應用”的報告。陳海焱教授在顆粒形貌控制領域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超細粉顆粒形貌控制技術的朋友們,歡迎來到我們的珠海會議現場與我們的專家切磋交流噢,我們12月27、28、29號珠海會議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快速跳轉報名界面!
西南科技大學陳海焱教授(左二)
關于報告人
陳海焱教授,1964年出生,博士,博士生導師,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研究領域主要涉及環境工程、安全工程和礦物加工等學科領域。
主要研究方向
1、環境工程領域: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和環保設備開發;
2、安全工程領域:有工業通風除塵與凈化和粉塵爆炸;
3、礦物加工領域:粉體工程與設備。
部分研究成果
陳海焱教授在固廢資源化、環保設備開發、通風除塵和粉體爆炸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化應用。相關科研成果在150余家單位進行了工程化應用,如下是其部分科研成果應用舉例。
1、四川內江白馬電廠2萬噸/年蒸汽動能磨加工超細固硫灰生產線;
2、江蘇華匯特種玻璃有限公司6萬噸/年蒸汽動能磨加工石油焦生產線;
3、山西平朔煤矸石發電有限公司30萬噸/年蒸汽動能磨加工超細固硫灰生產線;
4、內蒙古燕山水泥有限公司50萬噸/年蒸汽動能磨加工超細粉煤灰生產線。
粉體圈 作者:小白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785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