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鋁連續纖維是一種新型高性能陶瓷晶體纖維,主要成分為Al2O3。與碳纖維、碳化硅纖維等非氧化物纖維相比,該材料展現出獨特的耐熱性和高溫氧化穩定性優勢,可在極端溫度環境下保持優異的力學性能,是當前高溫結構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領域最具發展前景的新型增強材料之一,可廣泛應用于軍工、航空航天、核工業等尖端行業,同時在光伏組件、汽車工業、鋼包蓋及高溫窯爐等民用工業場景也展現出重要價值。
不過,由于技術路線繁雜,前驅體制備困難,氧化鋁連續纖維的商業化生產技術過去一直掌控在國外企業,而我國在該領域長期遭受“卡脖子”困境,導致我國在高端材料應用上受制于人。
為了填補我國商業化制備氧化鋁連續纖維的空白,國裝新材創新性地通過分子陶瓷法成功實現了自主制備莫綸996及莫綸857等系列的氧化鋁連續纖維,其核心突破在于元素固溶與晶界偏聚、晶粒吞并與溶解析出等關鍵問題,不僅規避了現行有機型陶瓷前驅體技術路線繁雜、陶瓷收率低、生產過程需用有機溶劑等局限,而且整個過程原料易得、環保便捷、易于普及、成本可控,在規模化制備上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
其中,莫綸996氧化鋁連續纖維的α相含量高達99%,而國裝新材料第三代連續氧化鋁纖維——莫綸857,則進一步通過優化配方組分,改進同軸多流場跨大溫域結晶等制備工藝,使其在高溫下形成莫來石主相抑制α相副相,利用相場競爭來提升纖維性能,具有力學性能優異(拉伸強度2.50GPa、拉伸模量275GPa),結構致密(密度3.g/cm3,晶粒尺寸≤150nm)的優點,應用于高溫場景,在Air/1200℃保溫10小時,強度保留率達到93.7%。
4月24-25日,在河南鄭州舉辦的2025年全國氧化鋁粉體與制品創新發展論壇上,粉體圈特別邀請國裝新材總經理馬小民先生現場分享報告《高性能氧化鋁連續纖維的制備及先端應用》,屆時他將主要介紹高性能連續氧化鋁纖維的發展歷史、研究現狀及分類,重點介紹氧化鋁纖維的制備關鍵技術及應用領域并對氧化鋁纖維下一步發展進行展望。
報告人介紹
馬小民,國裝新材料技術(江蘇) 有限公司 總經理/教授級高工。任東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特聘研究員等,獲聘中國復合材料學會增強體分會委員、中國化纖行業技術領軍、國際先進材料與制造工程學會理事、核心期刊審稿人等,長期從事化學纖維、特種纖維的科研及生產管理等,多次并主持參與重點型號、重大工程的論證開發、設計配套等工作。
·研究方向
1、有機纖維:有色、粗旦、扁平人造纖維生物纖維超細PPT/PBT纖維等;
2、無機纖維:前驅體轉化法制備連續碳化物纖維(含SiC纖維、SiBCN纖維等);分子陶瓷法制備連續氧化物纖維(含Al2O3纖維、MgAl2O4纖維);
3、納米材料:納米氧化鋁粉體、氧化鋁氣凝膠等。
·論文、專利、標準著作
發表論文30余篇,發明專利共50余項,標準及著作共13項,在本領域具有深厚積累和實踐,創造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鄭州氧化鋁論壇會務組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023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