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紅是一種陰離子有機染料,其分子式為C32H22N6Na2O6S2,可以代謝成聯苯胺,這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吸附法因成本低、操作方便、副產品無害,是進行染料污染處理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剛果紅試紙
在眾多吸附劑中,勃姆石吸附劑因含有豐富的羥基和高等電點等特點,近年來在吸附領域中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目前仍存在制備周期長,程序復雜,具有特殊形貌和結構的勃姆石產業化困難等問題。作為氧化鋁前驅體,勃姆石的形貌、結晶度和純度對最終煅燒產物的性能有著直接且關鍵的影響。因此,實現對勃姆石尺寸和形貌的精準調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應用價值。
二次鋁灰是鋁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但其中氧化鋁含量與鋁土礦相當,因此可以利用二次鋁灰提取物作為鋁源,探索勃姆石的制備新途徑,這不僅能夠解決原料問題,還能實現廢物的資源化利用,減少環境污染;實現二次鋁灰的資源化利用,從社會效益、環保效益、經濟效益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4月24-25日于鄭州舉辦的“2025年全國氧化鋁粉體與制品創新發展論壇”上,粉體圈將邀請朱玲玲博士對相關話題進行探討,并現場分享報告《二次鋁灰提鋁制備花球狀γ-AlOOH和γ-Al2O3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報告主要內容如下:
(1)利用堿燒結-浸出法從二次鋁灰中提取鋁:通過單因素實驗確定影響氧化鋁浸出的重要參數,再利用響應面優化法探究這些參數對鋁灰中鋁提取率的影響程度的大小順序和其交互影響作用,利用軟件模擬計算最佳工藝條件,在最佳工藝條件下得到浸出液。
(2)以二次鋁灰浸出液為鋁源,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劑,分別采用酸法和堿法制備γ-AlOOH/γ-Al2O3。通過XRD、SEM、Zeta電位、BET和FT-IR等表征手段探究勃姆石/γ-Al2O3生長機理,進一步分析其對剛果紅的吸附機制。
不同樣品SEM圖:(a)和(d)為無表面活性劑制備樣品;(b)和(e)為含添加劑時制備的γ-AlOOH樣品;(c)和(f)為含添加劑時制備的γ-Al2O3樣品
關于報告人
朱玲玲,工學博士,現任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工學博士,曾赴美國加州大學訪學。長期從事氧化鋁及其前驅物、高附加值氫氧化鎂/氧化鎂產品的開發及應用研究,以及鋁灰等固廢的高效資源化利用。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獲鄭州大學教學優秀獎等多項榮譽。
鄭州氧化鋁論壇會務組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59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