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氧化鋁粉體主要是以工業氧化鋁為原料,通過提純、煅燒、研磨、均化、分級等加工工序加工而成,具備絕緣、耐高溫、高導熱及化學性能穩定等特點,可滿足電子陶瓷器件、電子玻璃、鋰電池隔膜、高壓電器、晶圓研磨拋光材料等眾多下游領域的具體材料應用需求。而作為工業關鍵基礎材料,氧化鋁粉體的性能與其微觀結構、形貌密不可分。
精細氧化鋁典型應用
在微觀結構上,氧化鋁有單晶和多晶之分,其中多晶氧化鋁的晶粒一般都由大量微小的單晶或微晶通過晶界而結合在一起,晶粒的晶體學取向是隨機的,它們之間的邊界就是晶體內的晶粒邊界,而單晶氧化鋁的內部微粒有規律地排列在一個空間格子內的晶體,其晶體結構規整,幾乎不存在缺陷晶界,因此相比多晶氧化鋁,單晶氧化鋁在吸油值、熱導率、硬度、穩定性等方面都表現極佳。不過,由于氧化鋁容易出現各向晶粒異常長大的現象,導致其大且規則的單晶生長通常很難控制。因此如何通過控制生產工藝控制其生長過程,制備出符合應用要求的單晶氧化鋁是高端材料領域久攻不克的痛點。
單晶和多晶結構(來源:網絡)
除了微觀結構控制,氧化鋁粉體的形貌控制也會影響產品的應用邊界,微小的“形貌缺陷”就足以影響氧化鋁粉體在流動性、堆積密度、比表面積等方面的表現,從而影響在不同領域中的使用效果。比如在半導體晶圓拋光中,形貌略微粗糙的氧化鋁粒子就可能劃傷一張價值不菲的晶圓;在5G基站散熱領域,采用不規則的氧化鋁填料作為導熱填料,則會導致填充率較低而讓導熱性能斷崖下跌;而作為過濾催化的載體,若多孔氧化鋁的孔隙率較低,則無法很好負載催化劑......因此如何調控生產工藝獲得尺寸均勻、形貌可控、單分散的氧化鋁粉體,以滿足其在導熱、拋光、陶瓷膜、3D打印等領域的應用,也是氧化鋁粉體及其應用領域的研究熱點。
為揭開氧化鋁粉體微觀結構和形貌控制的“黑箱”,助力下游產業的迭代升級,山東科技大學王新震教授將在4月24-25日于鄭州舉辦的2025年全國氧化鋁粉體與制品創新發展論壇上發布報告《氧化鋁粉體形貌控制及單晶顆粒生長過程研究》,報告將聚焦氧化鋁粉體研究前沿和技術需求,重點介紹氧化鋁粉體形貌和結構調控的研究進展、氧化鋁粉體形貌調控方法、單晶氧化鋁粉體生長過程,并對氧化鋁單晶粉體的發展方向進行展望。
報告主要內容包括:
1)α氧化鋁粉體的研究現狀;
2)生產工藝對氧化鋁形貌和結構的影響;
3)單晶片狀、類球和多面體氧化鋁粉體的生長過程分析。
報告人介紹
王新震,山東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學術教授/碩士生導師,本科和碩士畢業于陜西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博士畢業于山東大學材料學院,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訪問學者。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高性能氣敏材料及氣體傳感器、高純氧化鋁微納米單晶結構調控、介電儲能陶瓷及MLCC。主持和參與各類科研項目10余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4項,完成專利技術轉移1項。
鄭州氧化鋁論壇會務組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693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