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科陶瓷材料是指用于修補缺損牙齒或替代缺損、缺失的牙列,使其恢復解剖形態、功能和外觀的各種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口腔環境中的化學穩定性,以及與自然牙相似的熱導率和自然牙釉相似的磨損率,并具有美學性能,是應用非常廣的一類生物陶瓷材料。
但是陶瓷材料作為一種典型的硬脆性材料,其難加工性(強度較高、對加工條件反應極為敏感)限制了它的應用。要如何快速、有效地加工齒科陶瓷材料成為了人們關注的話題。
一、口腔常用的3種全瓷材料
首先來了解一下齒科全瓷修復材料一般都會有哪些選擇——由于物化性能存在差異,因此它們在應用上也會有所差別。
①長石質瓷
長石質瓷是最早應用于牙科的陶瓷材料,具有自然逼真的美學效果,因此以長石質牙科陶瓷為基礎的“烤瓷牙”在牙科美容領域的臨床應用日益廣泛。但長石質瓷的撓曲強度低約60~70 MPa,機械性能較差,主要用作熔附陶瓷修復體。隨著數字化的CAD/CAM的發展,可切削的玻璃陶瓷以其出色的美觀性及強大的粘接效果逐漸成為了全瓷修復的主流。
長石質瓷
②二硅酸鋰玻璃陶瓷
IPS Emax Press是義獲嘉公司推出的一種可切削二硅酸鋰玻璃陶瓷,它主要的結構為Li2Si2O5晶體,且含量為70%,晶體呈棒狀緊密排列,形成互相鎖結的微結構能有效阻止裂紋的延伸。機械性能高、撓曲強度大達350~450 MPa。Vita Suprinity是一種新型的氧化鋯加強型硅酸鋰玻璃陶瓷,其主要成分中含有約10%的氧化鋯,與傳統玻璃陶瓷相比有更強的撓曲強度達494.5 MPa。依然保留了良好的透光性,能實現美觀性,并且粘接強度大大提升明顯優于傳統二硅酸鋰玻璃陶瓷。
IPS Emax Press產品
③氧化鋯陶瓷
氧化鋯,化學式ZrO2,化學性能穩定,熱導率低。在不同的溫度下,純ZrO2以3種同質異晶體存在,即單斜氧化鋯(m-ZrO2)、四方氧化鋯(t-ZrO2)和立方氧化鋯(c-ZrO2)。目前代表產品多晶陶瓷氧化鋯Cercon由于其高強度中應用廣泛適合制作冠橋,多用于后牙及多顆牙齒修復。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釔穩定的四方多晶氧化鋯。其撓曲強度達900~1200 MPa遠大于玻璃陶瓷,并且抗折性是二硅酸鋰玻璃陶瓷的3倍。
Cercon氧化鋯牙科材料
二、拋光工具與方法
拋光是指牙冠經過調磨后,利用工具將表面變成光滑表面的過程。經國內外有關研究資料顯示,采取一套科學、有效的拋光技術能夠促使患者義齒修復體表面達到預期效果。常用的拋光工具包括高速拋光和低速拋光。
高速手機拋光通常使用金剛砂車針和碳化鎢車針,轉速可達300000 rpm,需要噴水降溫處理。金剛砂車針由金剛砂礫、粘結劑和不銹鋼柄組成,具有硬度高、韌性好、邊角鋒利的特點,金剛砂車針的砂粒是由金剛石沉積在器械表面形成,結合沙粒大粗細可分為6種類型,且用4種不同顏色來表示,常用的拋光車針為白標(粒度范圍在4~14μm)黃標(粒度范圍在10~36μm)和紅標(粒度范圍在27~76μm)。金剛砂車針一般是用于瓷修復體試戴時,將修正及粘接后修復體邊緣殘余的材料進行清除和拋光。但在修正后仍然要采用多種工具進行再次拋光。碳化鎢車針屬于極為特殊的一種磨拋工具,其工作原理是借助旋轉切刃削的作用下,進而完成磨拋的作用。此外,還可做成高速或低速車針。高速碳化物精修鉆廣泛應用于全瓷修復體即全瓷貼面等。
金剛砂車針
低速拋光通常使用低速直手機或彎手機,利用砂石磨頭,或者拋光套裝工具進行拋光。低速手機轉數達2000~30000 rpm,拋光工具通常包括硬質和軟質拋光工具兩類。碳化硅是一種人造磨料,是由石英砂、焦炭、木屑和工業鹽作為基本原料在電爐中煉制而成。SiC微粉磨削范圍很廣,如F230-F360用于精磨、晰磨、精磨螺紋等,工件表面質量可達Ra0.050~0.100μm。F400以及更細用于超精磨、精細、鏡面磨削、拋光等超精磨削,工件表面質量可達Ra0.012~0.025μm。氧化鋁拋光盤sof-lex主要含有樹脂結合劑,樹脂結合劑為一種彈性及拋光作用較強,具有制度范圍廣、磨削力小、溫度低等優勢。松風Ceramaster主要含有橡膠結合劑,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較高的彈性。
3M 牙科拋光 Sof-lex 拋光盤
三、判斷拋光效果
良好的拋光能夠提高修復體的美觀,降低修復體表面色素沉著,防止牙齦炎癥的發生,還可以避免對牙合牙釉質的過度磨耗。而要判斷各種烤瓷拋光法是否能夠達到醫生及患者的滿意效果,則主要觀察瓷的密度和氣孔的多少。另外,還應該區別瓷表面特征與表面光滑度,拋光瓷無論從磨耗性、耐磨性等多方面考慮,所體現的性能也會有所差異。
四、總結
針對牙齒陶瓷拋光是以打磨修形平整階段-拋光階段-精細拋光,磨粒由粗到細,彈性由高到低的為主要拋光過程,結合不同的拋光工具發揮出不同的性能。由此可以看出,選擇一種科學、有效及不同性能的拋光工具及拋光過程,是作為提高牙科陶瓷拋光效果的重要前提。
資料來源:
口腔全瓷修復材料拋光方法研究進展邱莎,張安玲,游紅菊
粉體圈 整理
本文為粉體圈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也不得歪曲、篡改或復制本文內容,否則本公司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798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