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化硅的電力電子器件已廣泛地應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光伏發電、智能電網等領域。當前主流的碳化硅單晶與外延生長還處于6英寸階段,擴大尺寸成為產業鏈降本增效的主要路徑,然而在邁向8英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技術難題。
據廈大物理3月17日公布,廈門大學與瀚天天成電子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等單位產學研合作,成功實現基于國產襯底的8英寸(200mm)碳化硅(SiC)同質外延生長。
外延層厚度為12μm,厚度不均勻性為2.3%;摻雜濃度為8.4×1015cm-3,摻雜濃度不均勻性<7.5%;表面缺陷(Carrot、Triangle、Downfall、Scratch)密度<0.5cm-2。
廈門大學長期致力于III族氮化物、碳化硅等寬禁帶半導體的研究,多年來不斷促進我國寬禁帶半導體的發展,為產業培養了大批的創新人才。廈門大學科研團隊負責人表示,通過克服了8英寸襯底應力更大、更易開裂、外延層厚度均勻性更難控制等問題,成功實現了基于國產襯底的碳化硅同質外延生長。
參考來源:廈大物理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134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