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圣泉集團)公告,公司報批總投資24.80億元投建年產10萬噸生物基硬碳負極材料項目,打造生物質精煉一體化產業集群,進一步延長公司產業鏈,優化公司產品結構。
硬碳負極是目前主流的鈉電池負極材料
硬碳負極國內產能有限,合計僅數千噸量級,產品依賴于進口。其中,生物基硬碳主要是指纖維素、木質素、淀粉等前驅體經過高溫碳化的熱解碳,除了擁有獨特的微觀結構外,本身還具有自摻雜效應(如氧、氮和硫代磷酸鹽),這些優點使得生物質經過特定處理后已成為一類很有應用前景的高性能硬碳負極前驅體。目前,生物基硬碳負極由于原料來源廣泛,成本相對合適,產出的硬碳性能適中,成為各大企業布局的重點。
據公告,該項目位于山東省濟南市刁鎮化工產業園,建設周期18個月,建成投產后,可年產硬碳負極材料10萬噸/年,纖維素漿15萬噸/年,納米纖維素漿1萬噸/年,納米纖維素4萬噸/年,糠醛1.2萬噸/年,乙酸1.05萬噸/年,鉀鹽0.5萬噸/年。
生物質精煉
歷經40年積淀,研發出“圣泉法”生物質精煉一體化綠色技術。該工藝綠色環保、高效節能,實現秸稈三大組分高質化利用,真正將秸稈“吃干榨凈”,可產出上百種產品。
纖維素部分,生產紙漿、溶解漿、納米纖維素、燃料乙醇等;半纖維素部分,既可生產糠醛,又可生產木糖、L-阿拉伯糖;木質素部分,可生產道路瀝青乳化劑、染料分散劑、生物航煤、木香樹脂等;此外,本工藝得到的生物炭熱值高,灰分少,可代替煤炭作為化工原料,亦可生產電池負極材料,應用領域十分廣泛。
2019年,圣泉生物質精煉一體化技術取得突破,大慶項目落地建設
生物質精煉一體化綠色技術是一個真正具有國際水平的原始創新性技術,將實現生物質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的并駕齊驅,該技術已被列入國家發改委《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并展開項目全國布局。目前,公司投資建設的全球首個百萬噸級“‘圣泉法’生物質精煉一體化項目”一期項目已在黑龍江大慶杜爾伯特經濟開發區建成。
粉體圈 整理
本文為粉體圈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也不得歪曲、篡改或復制本文內容,否則本公司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