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極材料是鋰電池最為關鍵的原材料,占鋰電池成本的30%以上。其中,尖晶石型LiMn2O4嵌鋰化合物是一種重要鋰電正極材料,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已進入商業化的正極材料之一,具有以下優點:
①錳(Mn)儲量豐富,尤其是我國更是儲錳大國,資源豐富,因此其電池成本可大大降低,有利于大批量工業化生產和應用;
②由LiMn2O4陰極制成的電池安全性好,耐過沖放電,甚至無需保護電路;
③錳(Mn)無毒無污染,其再生利用問題的解決在一次電池中已經積累豐富的經驗,因此采用LiMn2O4陰極材料對環境保護有利。

LiMn2O4立方尖晶石晶胞結構
總之,晶石型LiMn2O4正極材料被普遍認為是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儲能材料之一,其制備工藝也成為了業界的一個研究熱點。
錳酸鋰的先進制備工藝
制備LiMn2O4正極材料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固相法、溶膠-凝膠法、共沉淀法和燃燒法等。固相法具有操作工藝簡單、可大批量生產及成本低廉等優點,但煅燒溫度較高;溶膠-凝膠法的優點是產物顆粒細小,化學成分均勻,純度較高,但成本較高,不利于大規模生產;共沉淀法的優點是容易控制合成條件,制備的樣品顆粒分散均勻、細小、結晶度好,但生產工藝流程繁瑣,控制操作比較麻煩。這些方法都存在制備時間過長、工藝繁雜、過程不易掌控等缺點。
為了更高效低成本地制備LiMn2O4,目前業界已經開始研究微波輻射在正極材料的制備上的應用。如微波誘導燃燒合成,又稱為微波輔助或者微波激活燃燒合成,是一種在納米材料領域中當紅,有著廣闊應用前景的工藝。查閱可知,它是在自蔓延高溫合成和低溫燃燒合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技術,主要利用微波快速升溫到反應物著火溫度,從而引燃反應生成納米材料。
與上述制備方式相比,微波輻射具有處理時間短、能耗低的優點,可將反映時間從數小時縮短到秒。而且可獲得特殊結構的材料,產物粒徑小且尺寸比較均勻,同時材料的初始容量和容量保持率都有所提高。最重要的是,在合成過程還可以利用摻雜改性技術,提高尖晶石型 LiMn2O4正極材料的循環穩定性。

Cu摻雜LiMn2O4正極材料樣品SEM圖
商業化關鍵
顯然,利用微波誘導燃燒合成法合成電極材料,將會降低電極材料生產成本。但是在微波輻射下納米粒子的生長情況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燃料的種類、反應物的量、微波功率、反應溫度、pH等都是微波誘導燃燒過程的控制參數。這些因素會對納米材料的晶型、尺寸、比表面積、發光性能、磁性等產生很大影響。
到底該如何讓這種具有前景的工藝踏上錳酸鋰正極材料的賽道呢?歡迎關注11月24-26日即將在珠海舉辦的“2022年全國新能源粉體材料暨增效輔材創新發展論壇(第二屆)”。屆時,來自湖南工程學院的蘇長偉教授將發表題為《微波誘導燃燒法制備錳酸鋰正極材料及其性能研究》的報告,介紹微波誘導燃燒合成尖晶石錳酸鋰的工藝及其電化學性能,并為其工業化生產指明方向,歡迎大家關注!
關于報告人

蘇長偉,男,1980 年生,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電池行業協會理事,中國儀表功能材料學會委員,《電池》期刊的特邀審讀專家,湖南納菲爾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顧問,上海豐豫新材料公司技術總工。研究方向為電化學制備功能材料,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科學基金3項,以第一發明人申請并獲得授權中國發明專利6件,出版物理化學實驗教材1部,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獎二等獎(2011年,“高耐磨性、高耐蝕性、環保型鎢合金電鍍技術研發及應用”)1項,獲得云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離子電池錳酸鋰正極材料制備與性能研究”2019年)。2019年獲得云南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018年獲得常德市高新區特殊人才補貼。
珠海新能源論壇會務組
本文為粉體圈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也不得歪曲、篡改或復制本文內容,否則本公司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