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片AV-俺去俺来也在线WWW色官网

常見金屬元素摻雜對磷酸鐵鋰性能有何影響?

發布時間 | 2022-11-03 11:39 分類 | 粉體應用技術 點擊量 | 3073
磷酸鐵鋰
導讀:由于具有較低的原料成本、較高工作電壓平臺和熱穩定性、優良電化學循環性能等優點,磷酸鐵鋰(LiFePO4)電池在動力電池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在基站儲能、新能源等領域的需求量呈爆發式增長趨勢。...

由于具有較低的原料成本、較高工作電壓平臺和熱穩定性、優良電化學循環性能等優點,磷酸鐵鋰(LiFePO4)電池在動力電池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在基站儲能、新能源等領域的需求量呈爆發式增長趨勢。然而,較低的鋰離子擴散系數和電子電導率,導致LiFePO4材料的倍率性能差,極大限制了其在高倍率鋰電池領域的商業化應用延伸。因此,LiFePO4正極材料的改性研究已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磷酸鐵鋰正極材料

同時,由于市面上服役的LiFePO4電池已有大批量進入退役潮,對退役電池的LiFePO4材料進行高價值回收在近年來備受關注。由于廢舊LiFePO4正極材料分離預處理的局限性,少量Al箔或Cu箔不可避免地混入LiFePO4正極粉;此外,LiFePO4

正極材料摻Ti改性趨于材料產業化,這些都使得LiFePO4正極廢料含有一定量的 Al、Cu 和 Ti 雜質。鑒于回收過程 Al、Cu、Ti 的深度脫除仍是難點,并且金屬摻雜改善 LiFePO4材料性能已然成為共識,因此,研究以Al、Cu、Ti 等為主的金屬元素摻雜在改善材料性能的同時,也對降低生產成本有著積極意義。

離子摻雜原理

迄今為止,LiFePO4的改性方法主要有形貌控制、納米化、表面包覆、離子摻雜等。其中,離子摻雜主要是指在包覆碳層的LiFePO4晶格中摻雜某些導電性好的金屬離子,以降低Li+沿一維路徑擴散的阻力,達到改善 LiFePO4材料的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的目的。

一方面,摻雜離子不等價地替換LiFePO4材料中的Li、Fe 或O原子,可促成材料的晶格產生有利的缺陷;另一方面,電子結構各異的摻雜元素與LiFePO4的晶格相匹配,可擴寬Li+的擴散通道,提高Li+在晶格中的擴散動力學,從而提升材料的高倍率性能。

LiFePO4晶體結構示意圖

LiFePO4晶體結構示意圖

根據摻雜離子占據的位置,LiFePO4摻雜改性可分為Li位摻雜、Fe位摻雜、O位摻雜及Li、Fe位共摻雜

Li位摻雜可使一維通道的鋰的層間距膨脹,進而改善Li+的擴散動力學;

Fe位摻雜可提高熱穩定性和結構穩定性,降低電阻,提高材料的導電率;

O位摻雜可以改變材料的電子結構,提高晶體的電化學穩定性。

1. Al摻雜

(1)Al離子摻雜

根據摻雜機理,摻雜離子可能占據Li位或Fe位。當占據Li位時,摻雜離子與 LiFePO4形成固溶體,不產生雜相;當占據Fe位時,摻雜離子與LiFePO4反應生成Li3PO4、Fe3P等雜相。

關于Al3+的引入是優先占據Li位還是Fe位,目前的研究有各自的結論。

一些研究認為,離子半徑Al3+(0.053nm)小于Li+(0.0760nm),更傾向于占據Li位。Al摻雜材料的晶胞體積和顆粒尺寸均有所減少,這縮短了鋰離子的傳輸路徑,使其具有更高的放電比容量和倍率性能。測試結果表明,Al摻雜正極材料的放電容量先增加后減小,是因為適量的Al3+可提高材料的導電性,但過多的惰性Al3+占據Li位,從而降低了活性Li+和放電比容量。說明少量Al3+摻雜有效提高 LiFePO4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

離子半徑大小比較

離子半徑大小比較

而也有一些研究提出根據第一性原理LiFePO4中Al優先占據Fe位,引起LiFePO4 晶胞收縮,從而提高電導率。當摻雜量較低時,Al3+優先占據Fe位;而當摻雜量較高時,Al3+同時占據Li位和Fe位,使得Li位產生空穴,從而導致嵌脫的Li+量減少。Al3+摻雜能有效抑制顆粒的團聚,并且Li位、Fe位摻雜分別促使Fe3+/Fe2+混合電對形成和抑制單相FePO4形成,二者都有助于提高材料導電性。

總而言之,適量的Al3+摻雜對LiFePO4倍率性能的提高是有效的。

(2)Al粒子摻雜

金屬粒子可以充當修復再生過程LiFePO4顆粒生長的成核劑,從而形成晶粒尺寸均勻和粒徑小的正極粉,在提高LiFePO4導電率的同時不會降低材料的振實密度。

金屬Al可在LiFePO4的高溫固相合成中起到細化晶體顆粒的作用,提高 LiFePO4/C 的導電性,較低的Al粉量時生成的Fe3P相極大地改善了材料的導電性,超過一定上限值后不僅降低Li+活性物質,生成的惰性物質Li3PO4雜相也降低了材料的導電性。

2.Ti摻雜

由于離子半徑 Ti4+(0.068 nm)與 Li+(0.068 nm)相同,而略小于Fe2+(0.076 nm),Ti4+更趨向于占據Li位。當摻Ti4+量較低時,Ti4+優先占據Li位,與LiFePO4形成固溶體;摻Ti4+量較高時,部分Ti4+占據了Fe位,產生Li4P2O7、LiTi2(PO4)3等雜相。

當Ti4+占據Li+位時,減小了晶面間距和顆粒尺寸,晶格內形成 Fe2+/Fe3+混合價態,從而提高材料的充放電性能;但Ti4+量過高,則生成雜相Li4P2O7并降低活性Li+量。

因此,適量的Ti摻入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尤其以LiFe0.9Ti0.1PO4/C表現出優異的可逆容量和倍率性能

LiFeTixPO4/C 的倍率性能對比

LiFeTixPO4/C 的倍率性能對比

3. Cu摻雜

(1)Cu 離子摻雜

由于離子半徑Cu2+(0.072nm)與Li+ Fe2+相差不大,理論上講,Cu2+占據Li位或Fe位均有可能。

與其他金屬離子摻雜一樣,Cu2+摻雜不影響LiFePO4的晶體結構,但晶格常數和體積均略有減小,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和倍率性能明顯提高。摻雜的Cu2+以固溶體形式進入LiFePO4,形成陽離子型缺陷晶格,提高了材料的導電性。

少量的Cu2+摻雜能夠有效改善充放電過程中LiFePO4與FePO4兩相界面的電子導電性,提高電化學性能;而過量摻雜量勢必降低充放電過程可逆脫嵌的Li+數量。

(2)Cu 粒子摻雜

與Al雜質一樣,在固相修復過程中Cu同樣以粒子摻雜方式進入LiFePO4正極材料中。摻雜后的正極材料顆粒尺寸有所降低,同時可提高顆粒間電子傳導效果;但Cu的粒子摻入會造成摻雜材料的可逆放電容量有所下降。一些研究認為這是Cu雜質引發電池的自放電,從而降低了比容量和循環性能。

4. 其他摻雜

除以上幾種金屬離子外,還有許多元素可滿足摻雜條件,如Li位摻雜通常采用一些半徑較小的金屬離子,如Zr、Cr、Nb、Mg、Na等。但一般來講,在Li位進行摻雜,如果摻雜元素未能完全進入材料的晶格內部,很容易阻礙鋰離子的傳輸通道,造成倍率性能過差,因此,目前Li位摻雜對電化學性能的影響仍存在爭議。

Fe位摻雜常見的摻雜金屬則有Cu、Mg、Cr、V、Ti、Mo、Ni、Mn等,這些金屬的Fe位替代都可不同程度地提高LiFePO4的導電性和循環穩定性。摻雜離子容易取代Fe2+而引起晶格畸變,拓寬了鋰離子傳輸通道,但要注意某些元素摻雜量過多會產生Li/Fe反位缺陷,甚至破壞材料結構。

常見陽離子離子半徑對比

常見陽離子離子半徑對比

而迄今為止,LiFePO4材料的O位摻雜的改性研究相對較少,摻雜元素主要是F、Cl等陰離子。適當的陰離子摻雜可以抑制材料的錯位缺陷,有利于提高Li+的擴散動力學,可穩定LiFePO4的內部結構,且不會阻塞Li+傳輸通道,主要提高了LiFePO4材料的倍率性能。

總結

總而言之,元素摻雜改性能夠提高LiFePO4材料顆粒內部導電性并且加速鋰離子的擴散,目前仍是優化材料性能的主流選擇。目前產業化生產LiFePO4材料時,對機理方面研究過少。通過先進的表征技術、理論計算與實驗探索,研究LiFePO4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的熱力學與動力學轉變過程,深入了解Li+在相界面及體相的傳輸機制,對LiFePO4商業化生產以及應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來源:

1. 鋁、鈦、銅元素摻雜對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性能影響的研究進展,李立平(廣州化學);

2. 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改性研究進展,馮曉晗、孫杰、何健豪、魏義華、周成岡、孫睿敏(儲能科學與技術);

3. 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摻雜改性的研究進展,李立平、黃鏗齊、李煜乾、譚澤、黃司平(化工技術與開發);

4. LiFePO4正極材料的改性研究及開發進展,黃承煥、唐紅梨、王長偉(電池工業);

5. 摻雜改性LiFePO4正極材料高倍率性能的研究進展,李娟、張柳麗、羅軍(電源技術);

6. 鋰離子電池LiFePO4正極材料的摻雜改性研究進展,趙群芳、歐陽全勝、蔣光輝(湖南有色金屬)。


粉體圈小吉

本文為粉體圈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也不得歪曲、篡改或復制本文內容,否則本公司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