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硅陶瓷(Si3N4)是綜合性能最好的結構陶瓷之一,具有出色的材料特性組合,如較小的密度,較高的力學、熱學、耐磨性、具有自潤滑性、不與其它無機酸發生反應、高溫時還具有抗氧化能力等,因此在高溫、高速、強腐蝕介質等極限環境下具有特殊的應用價值,被認為是最具有發展應用前景的結構陶瓷材料之一,在許多需要經受考驗的應用場合中常常成為首選。
不過以上其實都是理想情況,陶瓷畢竟是由無機粉體燒結制備而來的,成品質量如何最終還得看看這制備過程是否合理且順利。由于Si3N4陶瓷存在較強的共價鍵和較低的原子擴散速率,固相燒結難以實現致密化,往往需要加入合適的燒結助劑與Si3N4表面的氧化層形成液相,促進燒結致密化,因此如果想獲得真正性能出眾的氮化硅陶瓷材料,包括燒結助劑、燒結方式、燒結工藝等在內的燒結因素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目前Si3N4陶瓷的常用制備技術有反應燒結、無壓燒結、氣壓燒結、熱壓和熱等靜壓等方法。在實際生產中為了獲得高致密度的Si3N4陶瓷常采用氣壓燒結,但氣壓燒結爐高昂的使用與維護費用會導致Si3N4陶瓷的生產成本增加。而無壓燒結雖然有著陶瓷件致密度較低,力學性能較差的缺陷,但同時它也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可制備復雜部件等優點,綜合考慮下依舊是一種可行且具備前景的燒結工藝,因此近年來涌現了許多提高無壓燒結Si3N4陶瓷性能的研究。
那到底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優化無壓燒結工藝,提高Si3N4陶瓷性能呢?答案就在9月14-15日于廣州舉辦的“2021年全國氮化物粉體與陶瓷創新發展論壇”上。屆時來自廣東工業大學的蔣強國博士將分享題為《淺談氮化硅陶瓷的無壓燒結技術及應用》的報告,講述其為獲得較為可靠的無壓燒結工藝所做的一些工作,包括研究燒結溫度對Si3N4陶瓷致密度、相變、微觀結構的影響;利用高溫可視化設備實時觀測Si3N4陶瓷的燒結收縮過程等。感興趣的話就不要錯過了噢!
無壓燒結氮化硅陶瓷的收縮觀測圖
關于報告人
蔣強國,工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訪問學者。研究方向有①結構陶瓷:氮化硅、晶須增強氧化鋁、氮化鋁、碳化硼防彈陶瓷;②低溫無壓燒結技術和新型織構化技術;③成型技術:凝膠注模成型,3D打印陶瓷成型。
目前已發表論文17篇,申請專利11項。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Strong and Tough Glass with Self-Dispersed Nanoparticles via Solidification”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影響因子25.8),獲得美國專利授權一項,中國專利授權2項。
粉體圈會務組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