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欲購新能源汽車的人群來說,在他們的城市中充電樁的數目是否充足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電的新能源汽車也只能當一個大型擺設。
但遺憾的是,從目前的狀況看來,充電樁作為新能源產業重要的基礎設施,其數量及分布都遠遠滯后于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各種政策陸續出臺,充電樁行業建設總算是按下“快進鍵”。根據先關數據顯示,近幾年充電樁的數量將會繼續快速增長,其商業模式也在不斷地演變。
比如說充電樁的外殼,雖然目前主流的直流充電樁外殼一直以鈑金為主,但也有很多聲音希望在將來的充電樁建設中可以以塑代鋼,畢竟塑膠可以更完美的實現更復雜的結構與形狀,成本也會下降。但要成功實現塑膠材料的大規模應用,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它的“散熱”問題。
鈑金外殼的充電樁
(備注:充電樁主要可分為公共建筑充電站內的直流充電樁(充電功率極大、充電時間長產生熱量大)及停車場或私人場所的交流充電樁(功率不大、產生熱量較少),由于鈑金外殼的散熱性、耐溫性、阻燃性是塑料無法企及的,所以上文中提到的“以塑代鋼”主要目標就放在了散熱要求較低的后者上。)
不過別看交流充電樁的要求較低,但對于塑料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為了及時傳導出充電模塊等元器件產生的熱量,廠商必須要想方設法提高其導熱系數——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在聚合物基體中加入大量高導熱無機填料,利用這些導熱填料自身具有的熱傳遞性和散熱性,來提升材料的散熱性,最終滿足元器件的散熱要求。由于這種方法加工容易、成本低,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塑料在充電樁中的大規模應用是離不開導熱填料的。
看起來特斯拉喜歡用塑料外殼
而且除了外殼以外,充電樁的其他模塊其實也會用到導熱填料,如保護充電模塊的高導熱灌封膠,在提高電源模塊導熱能力的同時,還具有防水、防塵等優點,提高了電源模塊的安全性與使用壽命;電感模塊的導熱墊片,可以將電感產生的熱量快速傳導到散熱部件,并且還能起到減震的作用等。
目前市面上較為常用的導熱絕緣填料有氧化鋁、氧化鎂、氧化鋅、氮化鋁、氮化硼、碳化硅等。具體采用的是哪些,用起來又有哪些學問,希望有了解這方面的朋友可以不吝賜教,期待您的留言哦!
粉體圈 NANA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