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衛星社近日報道,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TPU)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獨特的新方法,可以在非真空環境下生產碳化鎢、碳化鈦、碳化硅、碳化硼等超硬材料。
碳化鎢以超硬材料的身份被廣泛用于制造鉆頭、刀具、耐磨件。近年來人們對碳化鎢納米粉體被用作水制氫催化劑的可能進行了積極研究,以便于取代鉑、銠、鈀等貴金屬。
正是基于這項研究,TPU的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電弧法合成納米粉體的方法。“在產生電弧等離子體時,我們使用特殊的石墨電極,在不使用真空室的情況下,成功形成了自絕緣氣體介質。”TPU生態能源4.0研究中心的研究員Alexander Pak說,“這大大簡化了生產過程,能源成本降低好多倍。”而且,這種方法還可以使用已經磨損的鉆頭、刀具和其他廢料作為原材料。
而且,不止用于生產碳化鎢,這種新方法還適用于其他超硬耐火材料的合成和高效加工,例如碳化鈦,碳化硅或碳化硼材料。科研人員計劃進一步優化技術工藝,將該方法運用到廢物處理方面。
論文地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263436820302195?via%253Dihub
編譯 YUXI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