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墨的發展史及分類
國際間公認中國是最先使用墨的國家,早在西漢時期就開始使用墨了,其某些功能與當代油墨可以類比的。 公元1000年左右,北宋時期的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同時期制墨技術也有很大進步。15世紀德國發明了鉛合金活字印刷,用燈黑作為顏料,亞麻油為連結料制成了當時的油墨。19世紀中葉,人類在化學領域的進步,使得煤焦油染料以及色彩科學發展迅速,油墨企業能根據用戶需要制出具有不同色相、明度的各種顏色來。油墨生產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油墨的種類很多,物理性質各不相同,分類方法比較繁雜,常用的分類方法可參考下圖:
隨著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油墨生產及使用過程中的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因此環保型油墨也隨之出現。要油墨符合環保要求,首先應改變油墨成分,即采用環保型材料配制新型油墨。目前,環保油墨主要有水性墨、UV墨、水性UV墨和一些醇溶性墨。
1、水性油墨
水性油墨與溶劑型油墨的最大區別,在于其使用的溶劑是水而不是有機溶劑,明顯減少VOC排放量,能防止大氣污染,不影響人體健康,不易燃燒。特別適用于食品、飲料、藥品等包裝印刷品,是世界公認的環保型印刷材料,也是目前所有印刷油墨中唯一經美國食品藥品協會認可的油墨。
2、紫外光固化油墨
紫外光固化(UV)油墨是指在紫外線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長和能量的紫外光使油墨成膜和干燥的油墨。UV油墨的主要優點有:(1)不用溶劑;(2)干燥速度快,耗能少;(3)光澤好,色彩鮮艷;(4)耐水、耐溶劑,耐磨性能好。目前UV墨已成為一種較成熟的油墨技術,其污染物排放幾乎為零。
3、水性UV油墨
水性UV油墨是目前UV墨領域研究的新方向。普通UV墨中的預聚物黏度一般都很大,需加入活性稀釋劑稀釋。而目前使用的稀釋劑丙烯酸酯類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皮膚刺激性和毒性,因此在研制低黏度預聚物和低毒性活性稀釋劑的同時,另一個發展方向是研究水性UV油墨,即以水和乙醇等作為稀釋劑。目前水性UV墨已研制成功,并在一些印刷中獲得應用。
二、油墨的成分及其功能
油墨的成分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其中液體成分稱為連結料:固體成分為色料(顏料或染料)以及各種助劑。 色料賦予印品豐富多彩的色調;連結料作為色料的載體,也作為粘合劑使色料固著在承印物表面上;填料賦予油墨適當的性質,使得油墨滿足各種印刷過程的印刷適性。
1、色料
色料包括顏料和染料,顏料分有機顏料和無機顏料,顏料以微粒態著色,并不溶解,是油墨中最常用的色料。而染料在使用時配制成溶液,呈分子態著色,效果不如顏料。色料能給油墨以不同的顏色和色濃度,并使油墨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和干燥性。
2、連接料
也是油墨的主要成分之一,起分散色料和輔助料的媒介作用,是由少量天然樹脂、合成樹脂、纖維素、橡膠衍生物等溶于干性油或溶劑中制得。有一定的流動性,使油墨在印刷后形成均勻的薄層,干燥后形成有一定強度的膜層,并對顏料起保護作用,使其難以脫落。
3、油墨輔助成分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A.填充劑
它是一種調節油墨濃度的助劑,還能增加油墨膜層的厚度,改善其耐磨性,它不具著色力和遮蓋力。油墨用填料主要是各種天然的非金屬礦物粉體,主要有硫酸鋇,碳酸鈣、氫氧化鋁等。我國非金屬礦物資源極為豐富,這為油墨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
B.稀釋劑
它的作用是降低油墨粘度,防止發生剝膜現象,使油墨具有作業適性。常用的稀釋劑有低聚合亞麻油、礦物油等。
C.防結皮劑
它的作用是抑制油墨的干燥速度,防止油墨在機械上干燥結膜。它的主要成分是有機還原劑和抗氧劑。
D.防反印劑
它的作用是防止印刷油墨層反印到紙張背面,以保證印刷質量。最常用的防反印劑是玉米淀粉。
E.增滑劑
它的作用是改善油墨的耐摩擦性和流動性,降低粘度,提高膜層的光潔度,減少紙張拉毛現象。油墨中常用的增滑劑有高熔點的微晶蠟、合成蠟等。
F.其他助劑
其他助劑還有很多,諸如分散劑、濕潤劑、干燥劑、穩定劑等。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油墨生產國和消費國,日本次之,德國第三,我國居第四位。隨著我國制造業的飛速發展,印刷包裝業的繁榮帶動了油墨制造業的快速成長。我國在最近的十幾年間迅速崛起成為世界油墨制造大國之一,國內油墨產業規模正以較高的速度持續增長,呈現一片繁榮的景象。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行業發展中的不足之處:企業規模小市場占有率不高;技術創新能力不強,高檔和環保產品供應不足;油墨技術人才缺乏等。這些問題嚴重的阻礙了油墨行業的發展,有待我們加大投入去扭轉現狀。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9094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