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粒度測試方法都是測量不同基準下顆粒的某一物理特性,可以根據多種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平均結果(如個數基準下D[4,3],D[3,2] 等),但是究竟實際使用時怎么樣選擇平均粒徑?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兩個直徑分別為1和10的球體,對冶金行業,如果計算簡單的個數平均直徑,得到的結果是:D[1,0]=(1+10)/2=5.5。但是如果感興趣的是物質的質量,而質量是直徑的三次函數,這樣,直徑為1的球體的質量為1,直徑為10的球體的質量為1000。也就是說,大球體占系統總質量的99.9%。在冶金上即使舍去粒徑為1的球體,也只會損失總質量的0.1%。因此,簡單的個數平均不能精確反映系統的質量,而用D[4,3]能更好地反映顆粒的平均質量。
在上述兩個球體的例子中,質量矩體積平均徑計算如下:

該值能比較充分地表示系統的質量,對某些行業非常重要。
但是對于一間制造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潔凈房間來說,顆粒的數量或濃度就是最重要的了,因為若有一個顆粒落在硅片上,就將會產生一個疵點,產品就可能報廢。這時需要采用一種能直接測量顆粒的數量或濃度的方法。對于顆粒計數來說,記錄下顆粒個數就可以了,在此場合顆粒的大小反而顯得不重要了。
相關概念: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6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