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譜大致可分為三部分: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其隨著人們對紫外線危害的認識逐漸加強,越來越多的紫外線防護產品陸續上市。然而,消費者對于比紫外線波長更長的可見光(主要是藍光)的危害的認識是不足的。
與紫外線相比,可見光具有更強的穿透力,可直達人體皮膚真皮層,會對皮膚甚至基因造成更深層次的傷害。可見光中,以400~500 nm的藍光波段能量最高,對人體的傷害最大,除了可以引起視網膜細胞的損傷,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喪失外,對皮膚也有一定的傷害,包括氧化壓力、色素沉著等。
目前在防御藍光方面,針對眼睛防護的研究及產品相對較多,如防藍光鏡片等。而針對生理節律和皮膚方面的防護措施相對較少,主要集中在化妝品領域——其中,一些粉體在里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下面便對這些抗藍光大將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抗藍光粉體有哪些?
雖然這些粉體在化妝品中都能起到抗藍光的作用,但是它們的作用機制卻各有不同。主要可以分為物理防護及吸收輻射這兩類。
1.物理防護
能起到物理防護作用,直接阻擋反射藍光的粉體材料有:云母、珠光粉和氮化硼等,主要是通過將可見光折射反射來起到防護作用。
氮化硼粉體
德國默克公司曾推出過一款產品——RonaFlair?Balance Blue,該產品由二氧化鈦、云母及氧化錫組成,能夠有效地反射和散射藍光,從而降低藍光對皮膚的傷害。研究人員將RonaFlair?Balance Blue添加到O/W乳液中,并研究其對400~500 nm藍光波段透過率情況。結果表明,RonaFlair?BalanceBlue添加量(質量分數)為3%和5%時可分別將藍光的透過率從55%降至42%和29%。
不過,這些粉體雖然可以保護皮膚,讓肌膚呈現柔焦效果,顯得通透、亮白、有光澤,但它們也存在一個弊端——由于強大反射力的原因,如果涂抹量比較大的話,在閃光燈的作用下會造成反光,容易形成“面粉臉”,因此愛美也要適量使用.
2.吸收輻射
藍光吸收劑大多用于工程領域,包括一些色粉或高分子有機材料,色粉中包括:黃色色粉、蘭色色粉、桔紅色粉、納米Al2O3/聚丙烯酸混合物、納米TiO2/聚丙烯酸混合物、納米Fe2O3/聚丙烯酸混合物等。這些藍光吸收劑,通過吸收藍光,降低藍光的透過率,從而達到藍光防護作用。
在查閱相關資料時,小編發現部分能夠吸收可見光的金屬氧化物在其他領域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說太陽能光熱發電的核心材料——太陽能選擇性吸收涂層等。由于這種涂層對可見光的吸收率高,自身紅外輻射率很低,因此能夠把低品位的太陽能轉換成高品位的熱能,對太陽能起到富集作用,是太陽能熱能利用中的關鍵技術。
結語
為了安心地享受陽光,對于藍光的防御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相信隨著相關研究的持續推進,藍光將不會再是我們沐浴陽光的阻礙,而是作為一種可利用的資源,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民。
資料來源:
藍光危害及抗藍光技術在化妝品中的應用概況,許銳林,孟瀟,陳慶生,龔盛昭。
粉體圈 小榆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