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總部位于珀斯的澳大利亞鋰業(LIT)公告,其將采用非常規工藝,利用礦山云母廢料生產鋰電正極材料。據LIT官網介紹,該工藝主要利用硫酸和鹵化物礦物反應,工況溫度約90℃,除了生產高純度碳酸鋰,還可以生產大量副產品。
SiLeach 工藝流程示意圖(來源:LIT)
傳統的碳酸鋰生產工藝是利用鋰輝石提鋰,并且包括1000℃以上的“焙燒”階段,之后還要在250℃環境下進行硫酸化焙燒(sulphation bake)。LIT采用的sileach?是一種濕法冶金工藝,因此不需要焙燒階段,從而降低了能耗。更進一步,硫酸生產過程中的廢熱加以利用將會繼續降低能耗。
下一步,LIT將在德國的Sadisdorf鋰/錫礦項目設立工廠,利用礦山廢料進行生產,以此減少歐洲市場對鋰電正極材料的進口依賴。
YUXI 編譯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093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