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中醫藥文化一直守護著國人的健康,而傳統中藥飲片一直是中醫臨床應用的主要方式。但隨著現代醫藥學的迅速發展,傳統中藥飲片的一些弊端,諸如炮制煎煮服用方式繁瑣,品質不均,質量難以控制等,都造成了其在臨床應用上有所不便,難以滿足現今快節奏社會人們的用藥需求。
于是,中藥飲片的創新技術——中藥超微細胞破壁粉碎技術便應時而生了,而利用此技術生產出的中藥破壁飲片,則成為了一種十分具有發展前景的新型中藥飲片。今天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它到底“新”和“好”在什么地方吧!
中藥破壁飲片:指的是運用現代超微粉碎技術,將傳統飲片的植物細胞壁打破,加工成一種以粉末形式入藥的中藥飲片。
1.你知道什么是中藥超微細胞破壁粉碎技術嗎?
超微粉碎一般是指利用機械或流體動力的方法克服固體內部凝聚力使之破碎,將物料顆粒粉碎至粒徑在30微米以下的一種粉碎技術。
對于具有細胞結構的動植物藥材,其細胞內化學成分的溶出,需經過浸潤、滲透、解吸、溶解等過程,但若藥材經充分粉碎后,破碎的細胞中所含成分可直接溶出。所以中藥的超微粉碎當前主要指細胞級破壁微粉碎。
又因為細胞破壁超微粉碎是以破壞動植物類藥材細胞壁為目的的粉碎作業,所以并不以細度為目的。于是在中藥材破壁環節中,合理的破細胞壁粉體粒徑便是關鍵。
一般細胞的直徑都在10~100μm左右,通過細胞級微粉碎處理后,將中藥材粉碎至300 目(篩孔內徑為47μm)時,細胞破壁率可達到86.5%。一般300目中藥粉末用顯微鏡檢測到的中心粒徑為4~10μm,這種粒徑的微粉中藥可使其成分利用率提高至60%~90%。因此從經濟和技術綜合考評,中藥破壁飲片選擇超微粉碎加工至D90<45μm,即90%以上的粉體粒徑< 45μm(300目以上)的粉體作為中藥破壁粉體的標準。
2.通過超微細胞破壁粉碎技術生產出來的中藥破壁飲片,與傳統中藥飲片相比有什么優勢呢?
傳統中藥飲片主要利用煎煮提取方式,細胞壁在很大程度上會阻止細胞內有效物質的溶出,造成中藥材有效成分利用率低,資源浪費嚴重。
而中藥破壁飲片通過超微細胞破壁粉碎技術粉碎后,具有了以下優勢:
一、在服藥便捷性方面,破壁飲片解決了傳統飲片的煎煮局限。破壁飲片粒度更加細微均勻,細胞壁內的物質易于溶出及混合均勻,可以直接沖泡服用,無需長時間高溫煎煮提取,減少了傳統飲片煎煮環節的繁瑣。
二、在藥效成分保持方面,破壁飲片為全成分入藥。破壁飲片不但保留了傳統中藥的全部藥效成分,還能有效改善中藥材因其部位和組織等不同而造成的物質基礎不均勻性的問題,且經破壁的飲片更利于服用者對藥效成分的吸收。
三、藥材利用率高,節約中藥資源。經過破壁技術處理的中藥,有效提高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率和利用率,使用量大幅減少,有利于節約中藥資源。
3.中藥超微細胞破壁粉碎技術及設備研究
粉碎過程的關注重點是加工過程是否給中藥帶來改變和污染。中藥的破壁粉碎技術業內現已成熟的有兩類:
1.有剛性固體介質參與的,借助撞擊、剪切、摩擦等傳統粉碎原理打破細胞壁的技術;
2.沒有剛性固體介質參與的,利用強烈氣流讓中藥粉體自身高頻、快速撞擊而打破細胞壁的技術。
剛性固體介質參與的粉碎技術的特點是:介質由于受到撞擊和摩擦,易磨損脫落,污染藥材;介質高速撞擊、剪切藥材時,使藥材產生較高溫度,不利于熱敏成分的保護;但該技術對藥材的適應范圍寬,對物料的物理性質要求低。
氣流粉碎技術的特點是:沒有剛性固體介質接觸物料,氣流高速釋放的吸熱和物料撞擊的產熱抵消,物料在粉碎過程不升溫,從而使熱敏成分得到有效保護,且整個過程中無污染物質引入,改善藥物品質;但氣流粉碎技術對物料的物理性質要求較高,適應范圍較窄。
而目前超微粉碎設備的種類主要有以下幾種:
1、氣流粉碎機;
2、機械剪切式粉碎機;
3、低溫物理超微粉碎機;
4、振動磨粉碎機;
在以上幾種超微粉碎機械設備中,氣流粉碎機又具體分為五種:
1、水平圓盤式氣流粉碎機
2、循環管式氣流粉碎機
3、對噴式逆向氣流粉碎機
4、撞擊板靶式氣流粉碎機
5、流化床式氣流粉碎機
總之,微粉化是提高中藥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手段之一,超微粉碎技術對中藥現代化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微粉中藥所面臨的許多尚待解決的問題也是不容我們忽視的,比如對于超微粉碎技術的整套研究不夠規范、評價指標及臨床驗證等還不夠確切等。
但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基礎研究力度的加大,超微粉碎技術在該領域中所面臨的這些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郝征紅,張炳文.中藥的超微細胞破壁粉碎技術[J].中國獸藥雜志,2003,37(6):50-52.
2.成金樂,賴智填,陳煒璇,彭麗華.中藥破壁飲片——傳統中藥飲片的傳承和創新[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6,18(9).
部分資料來自高校老師課件。如有紕漏,歡迎指出更正
相關會議:2017第二屆上海國際藥用粉體/顆粒制備技術交流會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6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