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為全球第三大光伏玻璃制造商的彩虹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被陜西省環保廳掛牌督辦。根據陜西省環保廳發布的《關于2017年第一批省級掛牌督辦環境違法問題的公示》內容,其1號窯爐排污口氮氧化物排放超過國家標準2.4倍,嚴重超標。光伏玻璃廠1號窯爐停止生產,限產整改。完成時限為2017年8月底。
用該項目總經理洪淵的話介紹,“這次建設的延安850噸光伏玻璃窯爐是全球最大的全氧燃燒窯爐,它的工藝及產業化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能效、高熔化率、高產能等優點,極大提升了產品品質和品位。”“延安光伏玻璃生產線建設項目”也被業界稱之為“政企合作的延安典范”,是延安市2017年重大產業項目,形成了包括石英砂、光伏玻璃、光伏電站的垂直產業鏈。
陜西省環保廳督辦的說法是,“它的窯爐一直在升級改造,原來的除塵工藝比較陳舊,所以造成的污染較大。”今年六月查出了彩虹新能源光伏玻璃廠污染問題,當即就責令其停產整改。
2015年初,新環保法正式實施不久,因為類似彩虹集團項目的原因被處罰并且關停整改的項目,還有臨沂的中玻藍星。當時其被開190萬元的罰單,并被拉電實施強停的事件,對業界造成的影響頗大。
時間再回到現在,不止是光伏玻璃,其他特種玻璃同樣面臨環保壓力。今年6月30日,從事ITO導電玻璃、顯示器玻璃、真空鍍膜玻璃、手機屏幕玻璃生產的安徽今上顯示玻璃有限公司,被蚌埠市淮上區環境保護局責令停產整治。責令停產整治決定書”稱,“公司廢水總排口外排的廢水中氟化物超標排放,同時在外排廢水中檢測出多氯聯苯”。
粉體圈 作者:郜白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