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和環保治理這套組合拳,最終會冷卻自改革開放以來持續已久的項目投資熱潮,多數競爭力不夠強大的企業甚至是整個行業,或快或慢的已經在走向末路的途中。
最近和一些碳酸鈣行業的朋友交流,在一件事上大家都有同感,那就是行業整合的時代已經到來。說白了就是從上游到下游的全產業鏈,很多中小企業會倒下。但道理明白歸明白,誰也不愿意犧牲自己首先退出,未來形勢會發展到什么地步不好預測,但小編了解到一些浙江建德碳酸鈣改革的資料或許就是一種會被推行的解決方案。
建德市擁有非常豐富的碳酸鈣資源,儲藏量高達240億噸,礦石品位全國一流,被授予“中國碳酸鈣產業基地”稱號,是該市發展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特色行業和主導產業。去年以來,建德市倒逼碳酸鈣產業轉型升級,舉全市之力推進碳酸鈣產業整治提升工作,碳酸鈣企業從原來的196家減少到33家。
“建德模式”的前世今生
建德市重鈣基地欽堂鄉,截至2016年6月有碳酸鈣企業44家,按照整治要求關停35家,保留4家,重組5家。其實早在2008年就有案例,該鄉23家碳酸鈣企業重組成立了浙江欽堂鈣業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資金1億多元,成功建成為年產50萬噸的碳酸鈣產業基地。碳酸鈣生產從最初的粗粉加工,到精細母料的生產,再到橡膠、織袋等碳酸鈣下游終端產品的開發。欽堂鈣業的抱團重組,不僅避免了原先的單打獨斗甚至惡性競爭,更大的意義在于改善了生態環境,以及由集群發展而催生出來的產業轉型升級的倒逼機制。
浙江拓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
蓮花鎮在2016年底召開了浙江拓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21名發起人股東(及授權代理人)參加本次大會,以記名投票的方式按各股東持有股份比例確定了公司董事會人選5人,監事會人選2人。蓮花鎮、洋溪街道共21家碳酸鈣企業已組建成立浙江拓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完成了2000萬元股本金的募集和工商登記手續。
輕鈣和納米鈣基地李家鎮,海拓鈣業通過工業項目準入審查,明鑫鈣業等3家重組企業的工商變更、資產評估等工作正在推進中。同時,該市委托兩家技術服務機構為17家保留提升企業編制改造提升“一企一案”,并啟動了正發碳酸鈣、雙超鈣業等17家保留企業的整改工作。
浙商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都非常巨大,他們做小生意硬是做出了很大的義烏小商品市場,他們搞投機甚至也發展出現象級怪胎的溫州炒房團,他們有太多的知名企業家代表性人物,也許碳酸鈣產業未來的變遷也可以從他們那里吸取一些經驗。
粉體圈 作者:郜白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