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標現場,投標企業斗智斗勇是很常見的事情,再加上招標企業評審團的推波助瀾,大浪淘沙似的窮追猛打,砂磨機企業之間互懟的現場不少見,然而最終哪方受益了,還真不好說!
最近粉體圈的小編又聽聞一個招標故事,兩個砂磨機廠家又在一個招標現場懟起來,價格殺得那叫殘忍,一套300L的砂磨機的招標,一家來自廣東的砂磨機企業自認為已經給到了市場低價了,而江蘇的一家砂磨機企業報價卻僅僅只有他們的一半。這真是懟惱了,不計成本了嗎?
據廣東的這家企業負責人分析,他認為雖然砂磨機市場很火,但就是生意更難做了。這聽上去是個悖論,但前些時候碰巧聽說某粉體市場也正如此,于是筆者決定耐心當聽眾等他把故事講完。
價格
人在受了委屈的時候就想傾訴,這個朋友也是如此。這家做高嶺土的粉體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砂磨機正是此次招標的設備之一。他在業內經驗豐富的,不僅是對設備,并且對大多礦體都有了解,高嶺土這種物料在他看來實在不難。他準備好了充分的投標資料,各種方案和技術指標以及報價在心中過了一遍就沖上場了。萬萬沒想到的是,即使是他提出最低價格的極限方案都要比另一家同行貴一倍。
細節不便放出,結果也無非就是和大嫂去菜市場買菜轉了一圈一樣的結果。這反映的也是極其老套的問題:劣幣驅逐良幣。價格決定一切在很多場景下就是翻不過去的大山。換個角度看,這也可以用另一個詞總結:質量過剩。其實兩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尺度就在于產品是否真的滿足客戶要求。
付款
這件事對廣東這家企業的負責人的打擊其實還不是最大的,“現在拖賬和壓款越來越普遍了”,“我現在寧可不做一些訂單,也不會讓現金流出現大的虧空”。沒錯,這個本是粉體銷售最常遇到的問題也已經蔓延到了粉體設備。競爭到底激烈到了什么程度呢?據他說,有些砂磨機企業已經可以沒有任何預付款的情況下發貨了,接下來是分期付款,首付比例也越來越低了。
市場
最后他提到了一點,砂磨機企業和粉體企業同樣都面臨新常態下市場萎縮的問題,這其實是產業鏈整體要面對的局面。新興潛力市場也有,比如他提到了玻璃墨水,國內陶瓷墨水企業有的已經開始介入,但目前的技術高地和市場還依然被國外企業和進口產品所占據和壟斷。墨水企業上不去臺階,設備市場自然無法打開局面,上游粉體等相關原材料也少了一塊高附加值市場。
產業鏈前后端和設備對研發投入熱情不足的原因有很多,這里先不詳表,造成的結果是大伙兒總是在成熟市場大打出手,比如文中開篇招投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惡性競爭更多帶來的不是產品升級,而是對自身和客戶的傷害,但同時也客觀加速了砂磨機市場的優勝劣汰進程。
隨著粉體企業用戶的專業程度越來越高,研磨性能、產能、維護成本等,砂磨機全方位比拼的時代正在一步步到來。口碑和品牌雖然感覺上是個細活慢功夫,但實際上卻是真正事半功倍的捷徑。利器即使不出鞘也為武林敬仰,最終號令天下的無非屠龍倚天。
粉體圈 作者:郜白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