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5年美國杜邦剝離鈦白粉業務成立科慕,亨斯邁日前正式宣布完成拆分,包括鈦白粉業務在內,以Venator材料為名作為獨立子公司繼續運營。據悉,亨斯邁各股東已開始按比例對其在原亨斯邁顏料及助劑事業部中所擁有的股份進行分配。相關工作結束后,Ventor材料公司計劃于2017年第二季度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紐交所代碼:VNTR)。
為什么亨斯邁要剝離鈦白粉業務?比方說,杜邦是為了從特氟龍官司以及糟糕的業績中脫身。于此,筆者在之前的一篇文字中進行了分析解讀(“鈦白粉還會漲么?這場萬里之外的官司才是關鍵!”)。亨斯邁雖然聲明這僅僅是剝離而并非出售,但說到底,原因無外乎以下幾種情況:不良資產的存在惡化了公司財務狀況;某些資產明顯干擾了其它業務組合的運行 ;行業競爭激烈 ,公司急需收縮產業戰線。
公開資料很清晰,2014年亨斯邁的顏料和添加劑業務單元銷售額卻下跌了3%,其于2015年初宣布減少法國加萊鈦白粉工廠的產能,額外削減100個職位;緊接著在當年3月,亨斯邁宣布將關閉從洛克伍德控股公司手中接收的4家工廠;2016年7月,其官網宣布將在第四季度關閉位于南非工業園區產能為25000噸/年的鈦白粉工廠。
亨斯邁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Peter R. Huntsman對此作出如下評論:“剝離顏料及助劑事業部是集團的一項重大舉措,我們也對Venator材料如今的良好運轉表示欣慰。希望其可以走出以往凡顏料公司必負債累累的怪圈。目前看來,這主要得益于鈦白粉價格上漲以及公司結構優化為其帶來的自由現金流,有效彌補了紡織染化業務缺失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除了對部分業務進行剝離外,我們還對自由現金流量以及下游業務多樣性等方面進行了改進,并于去年償還了5.5億美元的債務以改善集團財務狀況。”
結合上面陳述的來理解這段評論,我們大概可以更容易理解。目前,亨斯邁所做的事情,正是其戰略緊縮的體現。而國內鈦白粉企業在面對2016年的全年大漲,還有2017年似乎可以持續的勢頭,又會怎么選擇呢?
粉體圈 作者:啟東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