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因其具有生物活性部位或活性化學組分而具有防病治病作用,但大多數中藥飲片煎煮后的有效成分利用率很低,僅為10%~30%,在超微粉碎技術引進中藥行業后,將來源于植物和動物的中藥粉碎到細胞破壁的水平,其有效成分能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人體服用后在較短時間內吸收成分高達90%以上,藥物起效時間顯著縮短,對人體的作用更強、更全面,明顯提高了生物利用度,節約了日漸緊張的中藥資源。
中智藥業集團正是破壁中藥領域的領導型企業,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粉體技術在中藥在制備上的應用情況,粉體圈小伙伴特意前往中智藥業考察學習。
粉體圈孫柯參觀中智藥業與總工程成金樂教授(中)合影
成金樂,中智藥業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主任中藥師,中國中藥養生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科協先進個人。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關注和研究中藥創新飲片技術。
與中智破壁中藥研發部經理鄧雯女士(右1)合影
粉體技術給中藥制藥提供了哪些方便,獲得了什么成果呢?通過我們對中智集團副總理,總工程師成金樂教授和破壁中藥研發部經理鄧雯的采訪,總結如下:
一、超細粉碎技術使破壁草本實現喝中藥如同喝咖啡一樣方便
應用超細粉碎技術對草藥細胞進行粉碎制備成破壁飲片,讓原本看起來臟臟的中藥,變成粉體狀,用特殊的工藝做成顆粒狀,美觀性及服用的便利性均大大提高。
據中智鄧經理透露,中智破壁飲片已在香港及澳門上架銷售,破壁飲片的海外銷路也正在快速打開。目前破壁飲片的市場反饋良好,得到了國民及許多外國友人的認可,終端市場銷售額在數億元的級別。
此外,除了服用變得更加便利外,利用超細粉碎技術也使原來僅30%利用率率提升至了90%以上,大大提高了中藥的生物利用度,使寶貴的中藥資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
二、粉體造粒技術提高了破壁草本的保存期及減少粉塵污染
將西洋參傳統飲片粉碎后做成破壁粉,因粉狀的容易霉變且多粉塵,因此中藥飲片產品使用了粉體的造粒技術,使粉末變成顆粒狀,以方便包裝、存儲及使用。 將處理好的藥粉顆粒裝袋,可以保存3年以上。
中智破壁標本館樣板
三、粉體檢測技術監控破壁草本生產過程, 保障用藥安全
在中藥制藥領域,粉碎是為了改變藥物本身的物理結構特征,不希望藥物的化學成分受到改變。因此,藥物粉碎主要研究的粉體粒徑范圍在0.1微米到幾十微米之間的粉體。
因此,粒度檢測工作在藥物的生產過程監控及成品的質量的控制方面極為重要。
四、中藥制藥對粉體技術的期待是什么?
超細粉碎技術及其檢測技術使中藥制藥技術實現了現代化的生產,使制品更加便于服用及保存,也使制品的穩定性、安全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但這并不代表著中藥制粉就走到了巔峰,沒有進步的可能了。
在粉體圈小伙伴與中智成總的交談中,我們得知成總對粉體技術的期待目前正在研究的方向。
1、為研究不同粒徑的藥粉里某些有效成分的最大值,需要在干法分級的情況下,將幾十微米的粉體做更窄分布的分級,以對藥物做更細致的研究。但目前沒有合適的設備可以做到,目前正在尋找。
2、中藥的粒度檢測需要用到折射率測試,但中藥復雜物質體系的折射率往往是不確定的,因此,藥物的粒徑只能得到一個近似值,因此在粒度測試上,需要更好的解決方案,以得到更為精準的粒度相關數據。
3、 對于一些新型的粉體加工設備也很感興趣,希望提高改善目前的中藥粉體加工水平。
4、為了進一步研究藥物對腸道微生態的影響,需要從粉體的比表面特性等其他方面進行了解,目前也正在尋找合適的儀器。
粉體圈 作者:小白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