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9日報道,目前能夠提升高性能磁鐵耐熱性的鏑的價格還不足2011年峰值時的十分之一。多位相關人士認為,目前稀土價格正處于低位,今后會上漲,原因是中國政府已經全面開始削減供給和出口。一位日本磁鐵企業的高管說,“有些稀土現在基本只有中國生產,價格受中國動向的影響巨大”。
國內動作
巧的是日前有消息稱,工信部將啟動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稀土非法開采,查處冶煉分離環節違法違規行為,整治以“綜合利用為名”變相加工非法礦產品,規范稀土產品交易。
據悉,專項行動時間為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工信部將建立行業“黑名單”制度,把本次整治行動中發現的違法違規企業及行為向有關部門、行業協會通報,將其違法違規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使之成為企業經營、貸款、上市、評級、行業規范準入、計劃指標配置等參考因素。
趨勢判斷
該報道稱,中國政府自今年夏季起,在約1個月的時間里針對稀土工廠的環保對策開展了突擊檢查,從北京派出的專職團隊檢查了提取和分離企業的廢水等污染防治措施,對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施停工處理。檢查對象涉及內蒙古、黑龍江和江蘇等8省區。此外,中國政府還強化了取締走私的行動。
中國政府試圖通過重振稀土行情來支持國內企業。在稀土價格暴漲時,日本等國家的磁鐵企業減少了使用量,導致很多稀土種類的價格處于低迷狀態。中國政府將官方和民間的稀土儲備和供給企業集中于六大集團,以此對供給進行管理。但是,中小企業的整合進展緩慢,效果并不理想。
此外,中國還有意通過抑制稀土流向海外來培育國內的相關產業。據了解,中國企業的產品質量已十分接近日本的水平,正在成為日本企業的威脅。稀有金屬貿易商日本先進材料公司社長中村繁夫表示:“中國國內的需求有所企穩。”
應對手段
報道還稱,日本企業也開始注意到這一趨勢。日立金屬在中國成立了制造和銷售稀土磁鐵的合資公司,將自2017年3月起批量生產用于電動汽車發動機和產業發動機的釹磁鐵。該公司認為,即使中國在政策上進一步減少稀土出口,公司也可以利用合資企業在當地生產,規避風險。
由于中國政府的態度難以預測,因此相關企業不敢放松警惕。在2010年釣魚島海域撞船事件后,中國停止了對日出口稀土。雖然禁止出口稀土僅為臨時性政策,但日本的發動機用磁鐵等產品的生產受到了影響,日本企業通過增加供貨渠道和開發減少稀土用量的產品等進行了應對。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采購難”,日本企業已開始行動。
參考來源:參考消息等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