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調中心消息稱,新疆東準噶爾地區發現儲量超億噸晶質石墨礦帶,有望成為我國大型晶質石墨礦基地。我國石墨資源分布“東多西少”,此次發現改變了我國石墨資源分布格局。
晶質石墨礦礦體似層狀產出
前段時間,由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調中心承擔的“新疆東準噶爾1:5萬四幅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子項目在野外地質調查過程中,在散得克地區新發現晶質石墨礦帶一處,命名為“散得克石墨礦”。
石墨礦體與酸性侵入巖接觸關系
項目通過探槽揭露發現,散得克石墨礦礦體呈似層狀產出,成礦有利部位多集中于次級斷裂帶中。受后期酸性侵入巖疊加作用影響,巖漿活動產生的熱能使得靠近巖體部位石墨結晶程度較好,晶質石墨片徑較大。地表追索表明,該石墨礦體延伸較遠,達20-30公里,且礦體穩定。該石墨礦帶“低磁、低重、低阻、高極化”等異常地球物理特征明顯,表明該地區晶質石墨礦成礦條件優越,沿著脆—韌性剪切帶進一步擴大找礦范圍,有望發現東準噶爾地區又一大型晶質石墨礦。
參考來源:地調局西安地調中心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