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中鋁鄭州氧化鋁廠傳來好消息,種分粒度攻關取得實效,7月份,種分原始-45微米粒度平均完成11%,取得了近年來的最好成績。經過種分粒度優化攻關組近半年多的攻關努力,種分原始-45微米粒度月平均由攻關前的30%以上降至目前的12%以下,成品氧化鋁粒度-45微米含量≤30%合格率由不足50%提高到100%,≤20%合格率也大幅提高,種分出料鈉≤0.3%,產品質量相比攻關前明顯改善。
分解車間技術員指導化驗分析員進行顆粒計數器檢測分析
考察取真經 探索攻難題
為優化種分粒度,提高氫鋁和氧化鋁產品質量,2015年11月氧化鋁廠特派分解車間技術人員赴廣西分公司進行考察,就種分粒度超前預報與控制等技術進行了學習。通過虛心求教,技術人員初步認識了種分粒度控制技術,為公司研發新技術、提升產品質量管理水平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2015年10月中旬,公司開始種分晶種粒度的顆粒計數器檢測分析,檢測初期數據波動較大,種分晶種粒度變化規律得不到準確體現。針對該問題,分解車間技術員張燦主動進行研究分析,從取樣、制樣、攪拌轉速、檢測頻次和檢測室環境等因素逐項分析,通過規范顆粒計數器檢測分析操作、改善檢測分析環境、修訂大小管數據擬合程序以及與廣西分公司等企業分析數據對標,很快實現了儀器檢測分析數據的穩定。
在優化顆粒計數器檢測分析方法過程中,張燦查閱大量資料,跟蹤檢測操作過程,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細節、小問題,比如檢測初期現場檢測環境噪音大、分析人員未添加背景、程序擬合錯誤和篩網過濾頻繁堵管等問題。通過他的細心摸索和優化調整,顆粒計數器檢測分析很快走向正規,為種分粒度優化控制提供了準確的數據。
2015年11月底和12月初IX組和AB組相繼開展結晶助劑添加工業試驗,面對未知的新產品、新流程,攻關組積極摸索,不斷優化添加方法。通過車間生產骨干和崗位人員共同努力,公司種分粒度預測與控制攻關很快取得了質的突破,晶種成核實現了可控可調,為產品質量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產研共合作 聯合促攻關
今年2月19日,鄭州研究院與氧化鋁廠組建聯合攻關組,就提高循環效率改善產品質量、提高能源效率等四個方面展開攻關。氧化鋁廠生產技術部、分解車間、焙燒車間和鄭州研究院多方組建了種分粒度優化攻關團隊,氧化鋁廠副廠長郝躍鵬任組長,分解車間技術員張燦任副組長。產研聯合現場技術攻關團隊以解決現場問題為導向,發揮各自優勢,突破分工局限,找出問題關鍵,聯合攻關,取得良好成效。
種分粒度預測與控制攻關并非一帆風順,系統物料雜質含量升高、老系統種分槽撤料、氫鋁雙五不斷提產、商實產階段性不匹配、液量波動等等,都會造成種分粒度的波動,上半年在攻關初期階段,氧化鋁產品質量改善效果不明顯,種分粒度預測與控制攻關活動一度遭到質疑。面對質疑,攻關組并未做太多解釋,而是默默地奮斗著。
4月份,在種分粒度優化攻關陷入“膠著”時期,藥劑添加試驗結束,種分粒度開始好轉,此時藥劑突然斷貨停加,加上其它原因導致晶種成核大幅升高。針對藥劑是否繼續添加,郝躍鵬力排眾議,氧化鋁廠廠長程濤大力支持,冒著成本增加的風險,果斷做出繼續采購結晶助劑的決定。
藥劑很快到貨,經過近一個月的調控,攻關組進一步縮小晶核合理的控制范圍,晶種成核指標也很快由較高水平下調至要求范圍,并得到持續穩定控制。6月份,種分-45微米粒度開始好轉。6月中旬和下旬AB組和IX組種分-45微米粒度相繼進入<20%的合格范圍。7月份種分粒度繼續優化,全月平均-45微米粒度IX組完成16%,AB組更是完成月均9.7%的歷史最好水平。
逆境峰回轉 翻山天更明
隨著種分粒度改善,氫鋁和氧化鋁產品質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氫鋁雙五單分級達標,產品供過于求,公司氧化鋁銷售通道也變得更加通暢了。
7月份公司工會、氧化鋁廠對攻關組成員給予了獎勵,充分肯定了產品粒度攻關改善的成果和攻關組近半年來的不懈努力。
河南分公司種分粒度預測與控制技術開展較晚,2016年2月成立攻關組,再無專家指導的情況下,攻關組摸索著建立了自己的數據控制模型,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實現了儀器檢測數據的準確和穩定,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確定了關鍵參數的控制范圍,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掌握了系統種分粒度的變化和控制規律,并取得了實質性成果,此項專門針對中鋁河南分公司生產系統設計研發的種分粒度預測與控制技術模型,技術的成熟程度得到了廣西同行的認可,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填補了我公司在產品粒度控制方面的技術空白。
久經逆境峰回轉,翻過山頭天更明。種分粒度優化攻關組實干,但不蠻干;大膽,但不大意;學習,但不照搬;頑強,但不頑固。他們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克服重重困難,在產品質量攻關上取得了初步成效。相信他們會以更加發奮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實的作風,為公司扭虧脫困作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中鋁網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680